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效率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19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6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研究思路第17-18页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8-19页
第一章 县域经济和金融效率的理论研究第19-23页
 第一节 县域经济基本理论的研究第19页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界定第19页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第19页
 第二节 金融效率相关理论的研究第19-23页
  一、金融发展理论概述第19-20页
  二、宏观金融效率的理论第20-22页
  三、微观金融效率的理论第22-23页
第二章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第23-28页
 第一节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第23-25页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第23-24页
  二、县域地区是农业和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区域第24页
  三、县域地区消费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第24-25页
  四、县域地区工业持续迅速发展第25页
 第二节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效率存在的问题第25-28页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效率存在不平衡性第25-26页
  二、县域财政基础薄弱第26-27页
  三、县域地区农民收入较低第27-28页
第三章 金融效率评价指标及研究方法第28-35页
 第一节 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第28-32页
  一、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第28-31页
  二、本文选取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第31-32页
 第二节 金融效率评价方法第32-35页
  一、传统的金融效率研究方法第32-33页
  二、本文的金融效率研究方法第33-35页
第四章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效率的实证分析第35-44页
 第一节 研究方法第35-36页
  一、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第35页
  二、评价指标第35-36页
  三、数据来源第36页
 第二节 因子分析第36-39页
  一、安徽省县域金融效率的评价过程第36-37页
  二、因子分析结果第37-38页
  三、结果分析第38-39页
 第三节 相关分析第39-41页
  一、经济增长与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39-40页
  二、结论第40-41页
 第四节 回归分析第41-43页
  一、回归分析概述第41页
  二、回归模型的建立第41-42页
  三、指标替代第42页
  四、回归结果分析第42-43页
 第五节 实证结果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提高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效率的对策和建议第44-48页
 第一节 建立健全完善的竞争性县域金融市场第44-45页
  一、适当放宽县域金融市场的准入限制第44页
  二、适度放松县域金融市场金融管制第44-45页
 第二节 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第45-46页
  一、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第45页
  二、建立完善的县域地区金融监管体系第45-46页
 第三节 推进县域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第46-47页
  一、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第46页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第46页
  三、加快县域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第46-47页
 第四节 转变政府职能第47-48页
  一、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第47页
  二、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第47-48页
全文小结第48-49页
附录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承接产业转移视角下提升安徽产业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皖北地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