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 ·研究范围 | 第11-12页 |
| ·公路系统的界定 | 第11页 |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1页 |
| ·“领导人员”的界定 | 第11-12页 |
| ·经济责任的界定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 第2章 经济责任审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第14-15页 |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5-16页 |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6-20页 |
| 第3章 公路系统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 第20-28页 |
| ·公路系统工作职能 | 第20-22页 |
| ·公路规划 | 第20页 |
| ·公路建设 | 第20-21页 |
| ·公路管理 | 第21页 |
| ·公路养护 | 第21-22页 |
| ·财务管理 | 第22页 |
| ·公路系统职能板块责任风险分析 | 第22-27页 |
| ·公路规划责任风险 | 第22-23页 |
| ·公路建设责任风险 | 第23-24页 |
| ·公路管理责任风险 | 第24-25页 |
| ·公路养护责任风险 | 第25-26页 |
| ·财务管理责任风险 | 第26-27页 |
| ·公路系统责任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 第27-28页 |
| 第4章 公路系统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8-38页 |
| ·经济责任审计指标建立 | 第28-31页 |
| ·指标分类 | 第28页 |
|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 ·指标建立 | 第29-31页 |
| ·经济责任审计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1-35页 |
| ·确定指标权重的工具 | 第31页 |
| ·AHP确定指标权重的基本思路 | 第31-35页 |
|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标准值与实际值 | 第35-38页 |
| 第5章 公路系统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履责分值审计 | 第38-48页 |
| ·运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履责分值审计 | 第38-43页 |
| ·构建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第38-39页 |
| ·构建比较判断矩阵并进行检验 | 第39-43页 |
| ·各职能板块任期履责分值计算 | 第43-45页 |
| ·任期履责总分值计算 | 第45页 |
| ·公路系统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软件的开发与运用 | 第45-48页 |
| ·公路系统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软件的开发 | 第45-46页 |
| ·公路系统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软件的运用 | 第46-48页 |
| 第6章 公路系统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及风险管理 | 第48-52页 |
| ·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应用管理 | 第48-49页 |
|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统计和考核制度 | 第48页 |
| ·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在公路系统决策中的利用价值 | 第48-49页 |
|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 | 第49-52页 |
| 第7章 研究结论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58-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