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一、引言 | 第10-13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 落实课程理念 | 第10页 |
2. 提高合作能力 | 第10页 |
3. 丰富教学方法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 践行教学改革 | 第11页 |
2. 提高教学效果 | 第11页 |
3.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 第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 文献法 | 第11页 |
2. 观察法 | 第11-12页 |
3. 案例分析法 | 第12页 |
4. 访谈法 | 第12页 |
5. 问卷法 | 第12-13页 |
二、研究概述 | 第13-19页 |
(一) 合作学习法概述 | 第13-15页 |
1. 合作学习法的定义 | 第13页 |
2. 合作学习法的构成要素 | 第13-15页 |
(二) 初中英语教学概述 | 第15-16页 |
1. 新课标对合作学习的要求 | 第15页 |
2. 初中英语教学的特殊性 | 第15-16页 |
3. 合作学习法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价值 | 第16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三、合作学习法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 第19-23页 |
(一) 运用的成效 | 第19-20页 |
(二) 出现的问题 | 第20-23页 |
1.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 第20页 |
2.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参与机会不均等 | 第20页 |
3. 教师对自身职能定位不当 | 第20-23页 |
四、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分类 | 第23-35页 |
(一) 师生合作 | 第23-27页 |
1. 非指导性教学法 | 第24-25页 |
2. 图示教学法 | 第25-26页 |
3. 探究式教学法 | 第26-27页 |
(二) 生生合作 | 第27-31页 |
1. 互助预习法 | 第28页 |
2. 互助学习法 | 第28-30页 |
3. 互助复习法 | 第30-31页 |
(三) 师师合作 | 第31-35页 |
1. 课前合作 | 第31-32页 |
2. 课堂合作 | 第32-33页 |
3. 课后合作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附录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