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概述第11-17页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基本内涵第11-12页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概念第11页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特征第11-12页
   ·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关概念辨析第12-14页
     ·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第12-13页
     ·附条件不起诉与缓刑第13页
     ·附条件不起诉与辩诉交易第13-14页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4-17页
     ·刑罚观的转变与发展第14页
     ·起诉便宜主义第14-15页
     ·刑法的谦抑性第15页
     ·恢复性司法理念第15-16页
     ·诉讼经济原则第16页
     ·犯罪“标签理论”第16-17页
第2章 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考察与评析第17-24页
   ·德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第17-18页
   ·日本的起诉犹豫制度第18-19页
   ·美国的延缓起诉制度第19-20页
   ·台湾地区的缓起诉制度第20-21页
   ·对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比较与评析第21-24页
     ·适用范围第22页
     ·附加条件第22页
     ·起诉裁量权的大小第22-23页
     ·公共利益第23页
     ·监督、救济机制第23-24页
第3章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现状第24-33页
   ·我国检察机关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实务探索及评析第24-28页
     ·我国检察机关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实务探索第24-27页
     ·对检察机关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务探索的评析第27-28页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确立及评析第28-33页
     ·我国原刑事诉讼法对不起诉制度的规定第28页
     ·修改后的刑诉法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规定第28-29页
     ·修正案的规定的不足及适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第29-33页
第4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想第33-44页
   ·明确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体系地位和适用顺序第33-34页
   ·扩大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第34-36页
     ·适用主体第34-35页
     ·犯罪事实第35-36页
   ·明确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考量因素第36-37页
   ·规范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考验期限和附带义务第37-39页
     ·考验期限第37页
     ·附带义务第37-39页
   ·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程序和监督救济机制第39-42页
     ·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程序第39-41页
     ·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监督和救济机制第41-42页
   ·明确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法律效力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控辩协商型起诉制度
下一篇: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