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饱和砂土液化研究 | 第12-15页 |
·液化机理 | 第12-13页 |
·判断砂土液化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影响砂土液化的主要因素 | 第14-15页 |
·沉箱码头抗震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非线性分析方法及 FLAC3D 软件介绍 | 第17-25页 |
·静力部分分析模型 | 第17-18页 |
·动力分析模型及液化判定标准 | 第18-20页 |
·FLAC3D 软件简介 | 第20-25页 |
·FLAC3D 计算理论与本构模型 | 第20-21页 |
·计算流程 | 第21-22页 |
·FLAC3D 动力计算本构模型 | 第22页 |
·动力荷载 | 第22-23页 |
·边界条件 | 第23页 |
·力学阻尼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大型沉箱码头地震响应分析 | 第25-40页 |
·工程概况 | 第25页 |
·计算模型 | 第25-26页 |
·边界条件 | 第26-27页 |
·动力输入条件 | 第27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7-36页 |
·残余变形分析 | 第27-30页 |
·超孔隙水压力分析 | 第30-33页 |
·应力应变响应分析 | 第33页 |
·加速度响应分析 | 第33-36页 |
·液化位置对沉箱变形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地震惯性力与超孔隙水压力对残余位移影响比较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自由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 第40-45页 |
·引言 | 第40页 |
·模型物理参数及地震波输入 | 第40-41页 |
·水平和竖向地震波加速度响应分析 | 第41-42页 |
·不同维数、不同强度水平向地震波加速度放大特性分析 | 第42页 |
·不同强度竖向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反应分析 | 第42-43页 |
·不同水位峰值加速度反应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挤密碎石桩处理液化地基比较分析 | 第45-54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挤密碎石桩的布置 | 第46页 |
·计算模型 | 第46-48页 |
·挤密碎石桩处理后的沉箱码头的地震响应分析 | 第48-52页 |
·残余变形分析 | 第48-51页 |
·孔隙水压力分析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A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详细摘要 | 第63-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