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PID控制的带材纠偏控制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 ·概述 | 第7-8页 |
| ·纠偏系统工作流程 | 第8页 |
| ·国内外纠偏控制系统的现状 | 第8-9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 第2章 带材纠偏控制系统的概述 | 第11-21页 |
| ·带材跑偏的原因 | 第11-13页 |
| ·自动纠偏的工作模式 | 第13-20页 |
| ·纠偏控制系统的类型区分 | 第14-15页 |
| ·传感器的类型区分 | 第15-18页 |
| ·导向机构和伺服驱动 | 第18-19页 |
| ·控制器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建立纠偏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第21-31页 |
| ·液压伺服系统 | 第21-22页 |
| ·液压伺服系统的结构 | 第21-22页 |
| ·液压伺服系统的发展历史 | 第22页 |
| ·液压伺服控制的特点 | 第22页 |
| ·液压伺服系统数学模型 | 第22-26页 |
| ·伺服系统阀的流量方程 | 第23-24页 |
| ·伺服系统缸的流量方程 | 第24-25页 |
| ·伺服系统缸与负载平衡方程 | 第25页 |
| ·伺服系统传递函数 | 第25-26页 |
| ·系统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 | 第26-29页 |
| ·MATLAB 概述 | 第27页 |
| ·稳定性分析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4章 纠偏控制策略与仿真 | 第31-43页 |
| ·PID 控制原理 | 第31-35页 |
| ·常规PID 工作原理 | 第31-33页 |
| ·PID 主参数分析 | 第33-35页 |
| ·智能PID 算法 | 第35-42页 |
| ·智能PID 算法的实现分析 | 第36-37页 |
| ·智能PID 算法的实现 | 第37-39页 |
| ·控制算法仿真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5章 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 | 第43-55页 |
| ·系统DSP 硬件简介与设计 | 第43-48页 |
| ·DSP 简介 | 第43-44页 |
| ·TMS320LF2407A 处理器简介 | 第44-46页 |
| ·DSP 处理器程序的开发简介 | 第46-48页 |
| ·电液伺服阀驱动控制器简介 | 第48-49页 |
| ·DSP 的ADC 模块 | 第49-51页 |
| ·PWM 波的产生 | 第51页 |
| ·控制器软件设计流程 | 第51-53页 |
| ·定时中断编程实现 | 第53页 |
| ·实验平台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5页 |
| ·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