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环己酮代谢途径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缩略语第13-14页
前言第14-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35页
   ·石油污染概况第16页
   ·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第16-21页
     ·石油降解生物的种类第16-18页
     ·影响石油污染物降解的环境因素第18-21页
   ·微生物降解石油的作用机制第21-29页
     ·细菌对石油烃的摄取机制第21-22页
     ·细菌对石油各组分的代谢途径和降解机制第22-29页
   ·微生物的Baeyer-Villiger反应第29-33页
     ·Baeyer-Villiger反应第29-30页
     ·Baeyer-Villiger单加氧酶第30页
     ·环己酮的代谢机制第30-33页
   ·结束语和展望第33-35页
第二章 高效石油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第35-58页
   ·材料与方法第35-47页
     ·试验材料第35页
     ·培养基第35-37页
     ·试剂第37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37-38页
     ·原油组分的分析第38-39页
     ·石油降解菌株的初筛第39页
     ·高效石油降解菌的复筛第39-40页
     ·高效石油降解菌的鉴定第40-46页
     ·高效石油降解菌对碳源的利用第46-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6页
     ·原油组分的分析第47页
     ·石油降解菌株的初筛第47页
     ·高效石油降解菌的复筛第47-48页
     ·高效石油降解菌的鉴定第48-55页
     ·高效石油降解菌对碳源的利用第55-56页
   ·讨论与结论第56-58页
第三章 石油降解菌生长和降解条件的优化第58-74页
   ·材料与方法第58-60页
     ·试验菌株第58页
     ·培养基第58-59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59页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59页
     ·影响原油降解的单因素试验第59-60页
     ·菌株降解原油条件的正交试验优化第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71页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60-61页
     ·影响原油降解的单因素试验第61-68页
     ·菌株降解原油条件的正交试验第68-71页
   ·讨论与结论第71-74页
第四章 石油降解菌对原油代谢机制的初探第74-81页
   ·材料与方法第74-76页
     ·试验菌株第74页
     ·培养基第74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74页
     ·菌株DH-5和DH-9在最优条件下对原油四种组分的降解第74-75页
     ·原油代谢产酸的气相色谱分析第75-76页
   ·结果与分析第76-80页
     ·菌株DH-5和DH-9在最优条件下对原油四种组分的降解第76-77页
     ·原油代谢产物的GC分析第77-80页
   ·讨论与结论第80-81页
第五章 石油降解菌对环己酮代谢途径的研究第81-98页
   ·材料与方法第82-85页
     ·试验菌株第82页
     ·培养基及试剂第82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82页
     ·培养方法第82页
     ·环己酮降解率的测定第82-83页
     ·环己酮代谢产物样品的制备第83页
     ·薄层层析法(TLC)初步鉴定代谢产物第83-84页
     ·红外光谱法(FT-IR)进一步鉴定代谢产物第84页
     ·GC/MS鉴定代谢产物第84页
     ·环己酮单加氧酶基因(chnB)片段的克隆第84-85页
   ·结果与分析第85-96页
     ·石油降解菌在环己酮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第85页
     ·环己酮降解率的测定第85-86页
     ·代谢产物的TLC鉴定第86-87页
     ·代谢产物的FT-IR鉴定第87-90页
     ·代谢产物的GC/MS鉴定第90-93页
     ·环己酮单加氧酶基因(chnB)片段的克隆第93-96页
   ·讨论与结论第96-98页
全文总结第98-100页
创新点第100-101页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J-1A星HSI高光谱数据的植被分类研究
下一篇:大豆疫霉bZIP转录因子PsBZP1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