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古代语法(文言语法)论文

《朱子语类》(七、八册)疑问句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绪论第12-25页
 第一节 《朱子语类》语料情况介绍第12页
  一、语料的性质和价值第12页
  二、本文依据的版本第12页
 第二节 汉语疑问句研究现状第12-19页
  一、疑问句的界定和分类第12-14页
  二、疑问句研究现状第14-19页
 第三节 本文对疑问句的界定与分类第19-23页
  一、本文对疑问句的界定与分类第19-21页
  二、几点说明第21-23页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第23-24页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第23页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3-24页
 附:常用符号说明第24-25页
第一章 询问句之一:是非问句第25-37页
 第一节 是非问句分类描写第25-29页
  一、以“乎”收尾的问句第25-27页
  二、以“诸”收尾的问句第27页
  三、以“麽”收尾的问句第27页
  四、以“否”收尾的问句第27-29页
  五、小结第29页
 第二节 判定“VP-Neg”式反复问句末Neg语法化的标准第29-37页
  一、“VP-Neg”式反复问句末Neg语法化标准再认识第29-35页
  二、特殊疑问语气词“否”的性质第35-37页
第二章 询问句之二:特指问句第37-68页
 第一节 “何”系特指问句第37-53页
  一、“何”系特指问句分类描写第37-51页
  二、使用“盍、曷、胡、奚”的特指问句第51页
  三、总结第51-53页
 第二节 “谁”系特指问句第53-56页
  一、“准”系特指问句分类描写第53-54页
  二、使用“孰”的特指问句第54-55页
  三、总结第55-56页
 第三节 “甚”系特指问句第56-59页
  一、“甚”系特指问句分类描写第56-59页
  二、总结第59页
 第四节 “那”系特指问句第59-63页
  一、“那”系特指问句分类描写第59-61页
  二、使用“安、安所、焉”的特指问句第61-62页
  三、总结第62-63页
 第五节 “怎生”系特指问句第63-64页
  一、“怎生”系特指问句分类描写第63-64页
  二、总结第64页
 第六节 “儿”系特指问句第64-67页
  一、“儿”系特指问句分类描写第64-66页
  二、使用“多少”的特指问句第66页
  三、总结第66-67页
 第七节 小结第67-68页
第三章 询问句之三:选择问句第68-76页
 第一节 选择问句分类描写第68-74页
  一、不使用关联词的选择问句第68-70页
  二、使用关联词的选择问句第70-73页
  三、小结第73-74页
 第二节 选择问句末疑问语气词脱落的动因第74-76页
第四章 询问句之四:反复问句第76-81页
 第一节 “VPNeg”式反复问句分类描写第76-78页
  一、“VP否?”第76-77页
  二、“VP(也)无?”第77-78页
  三、“VP未?”第78页
  四、“VP不曾?”第78页
 第二节 “VPNegVP”式反复问句分类描写第78-80页
  一、“VP不VP?”第78-80页
  二、“VP也不VP?”第80页
 第三节 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偏向问句之一:测度问句第81-90页
 第一节 测度问句分类描写第81-88页
  一、不使用测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第81-85页
  二、使用测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第85-88页
  三、小结第88页
 第二节 “莫”系测度语气副词的来源与功能扩张第88-90页
  一、“莫”系测度疑问副词的来源第88-89页
  二、“莫”系测度疑问副词功能的扩张第89-90页
第六章 偏向问句之二:反诘问句第90-106页
 第一节 反诘问句分类描写第90-101页
  一、使用语气副词的反诘问句第91-97页
  二、使用反诘连词的反诘问句第97页
  三、“情态动词+不VP(PRT)?”第97-98页
  四、其他固定表达第98-100页
  五、小结第100-101页
 第二节 反诘语气副词“不成”的来源及其进一步语法化第101-106页
  一、反诘语气副词“不成”的形成第101-104页
  二、反诘语气副词“不成”的进一步语法化第104-106页
余论第106-115页
 第一节 《朱子语类》疑问语气词的疑问域第106-107页
 第二节 《朱子语类》与《祖堂集》疑问句之比较第107-115页
  一、询问句的比较第108-112页
  二、偏向问句的比较第112-114页
  三、小结第114-115页
结语第115-117页
引用书目第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3页
后记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古汉语名源动词研究
下一篇:“把N-V”及其他无补“把”字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