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CONTENTS第8-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 新闻走入娱乐化时代第11-15页
 (一)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3页
  1. 国外新闻娱乐化的起源及发展第11-12页
  2. 国内新闻娱乐化的兴起及发展第12-13页
 (二) 新闻娱乐化的定义及内涵第13-15页
二、 我国新闻娱乐化产生的背景及原因第15-22页
 (一) 从政治层面上看,官方意志默许了新闻娱乐化第15-16页
  1. 新闻娱乐化转移民众注意,缓解过高的政治热情第15-16页
  2. 新闻娱乐化提高媒体的经营活力,减少政府经济压力第16页
 (二) 从经济层面上看,新闻娱乐化现象产生是市场经济下媒介生存的选择第16-18页
  1. 市场经济体制波及新闻媒体第16-17页
  2. 经济压力促成媒介走上新闻娱乐化道路第17-18页
 (三) 从文化层面上看,大众文化的兴起促成新闻娱乐化第18-19页
  1. 大众媒介制造了大众文化第18页
  2. 大众文化促成了新闻娱乐化第18-19页
 (四) 从媒介自身来看,媒介娱乐功能突显加速娱乐化步伐第19-20页
  1. 媒介技术的突飞猛进是基础第19-20页
  2. 媒介娱乐化营销加速了新闻娱乐化第20页
 (五) 从受众层面上看,受众需求导致新闻娱乐化第20-22页
  1. 受众的休闲娱乐需求第20-21页
  2. 受众行使媒介权利的需求第21-22页
三、 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形式第22-30页
 (一) 新闻内容的娱乐化第22-24页
  1. 宏观看:软硬新闻比例失衡第22-23页
  2. 微观看:新闻信息普遍软化第23-24页
 (二) 新闻娱乐化的形式特征第24-30页
  1. 在报道内容上第24-28页
  2. 在报道形式上第28-30页
四、 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思考第30-36页
 (一) 新闻娱乐化的影响第30-33页
  1. 正面影响第30-31页
  2. 负面影响第31-33页
 (二) 从“娱乐至死”到理性回归第33-36页
  1. 媒介报道理性回归,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第33-34页
  2. “软”“硬”新闻分流发展,互相渗透第34页
  3. 完善相应制度法规,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第34-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新时期新闻价值属性的变化研究
下一篇:电视文明视阈下的我国新闻报道战略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