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时期新闻价值属性的变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Contents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论文的缘起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 新闻价值定义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新闻价值属性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3. 我国新闻价值属性变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研究内容及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4-15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2.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4-15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新闻价值及其属性概念的新探究 | 第16-21页 |
(一) “新闻价值”定义新探究 | 第16页 |
(二) “新闻价值属性”新探究 | 第16-17页 |
(三) 新闻价值五属性的内涵和争议 | 第17-21页 |
1. 新闻价值五属性的内涵 | 第17-19页 |
2. 新闻价值五属性的争议 | 第19-21页 |
二、 新闻价值属性变化的影响因素 | 第21-29页 |
(一) 间接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1. 时代特点 | 第21-22页 |
2. 社会环境 | 第22页 |
3. 新闻中介 | 第22-23页 |
(二) 直接影响因素 | 第23-29页 |
1. 新闻主体 | 第23-26页 |
2. 新闻客体 | 第26-29页 |
三、 新时期新闻价值属性的变化 | 第29-42页 |
(一) 调研分析 | 第29-36页 |
1、传播主体的新闻价值取向 | 第29-33页 |
2、接受主体的新闻价值评价 | 第33-36页 |
(二) 调研结论 | 第36-42页 |
1、新闻价值属性的内涵有所延展 | 第36-38页 |
2、新闻价值属性表现的侧重点有所变化 | 第38-39页 |
3、新闻价值属性出现了新形式 | 第39-40页 |
4、新时期形成的新闻价值属性 | 第40-42页 |
四、 如何规范主体的新闻价值活动 | 第42-47页 |
(一) 新闻价值属性可能出现的错误变化 | 第42-43页 |
(二) 新时期如何规范新闻主体的活动 | 第43-47页 |
1. 传播主体方面 | 第43-45页 |
2. 接受主体方面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