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页 |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框架如下 | 第11-12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债务规模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研究 | 第14-15页 |
·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研究 | 第15-16页 |
·债务类型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研究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债务融资视角下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18-24页 |
·债务融资与代理成本 | 第18-19页 |
·过度投资问题 | 第18页 |
·投资不足问题 | 第18-19页 |
·债务融资的信号传递效应 | 第19-20页 |
·债务融资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20-22页 |
·激励效应 | 第20-21页 |
·约束效应 | 第21-22页 |
·债务融资的控制权效应 | 第22-24页 |
第四章 债务融资视角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应的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现状 | 第24-25页 |
·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不断丰富,但仍需推动创新 | 第24页 |
·绝对规模迅速增长,相对规模依然不足 | 第24页 |
·企业债务融资主体不断扩大,但仍存在一定失衡 | 第24-25页 |
·债务融资的国际比较 | 第25-26页 |
·美国—证券市场主导型的融资模式 | 第25页 |
·日本—主银行制度和相互持股制度 | 第25-26页 |
第五章 债务融资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6-41页 |
·研究假设 | 第26-29页 |
·债务融资规模与公司治理效应关系的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治理效应关系的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债务类型结构与公司治理效应关系的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样本选择 | 第29-30页 |
·变量设计 | 第30-32页 |
·因变量选取 | 第30-31页 |
·自变量选取 | 第31页 |
·控制变量选取 | 第31-32页 |
·模型设计 | 第32-33页 |
·样本描述性设计 | 第33-34页 |
·变量相关性分析 | 第34-37页 |
·回归性分析 | 第37-39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39-41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1-46页 |
·研究结论 | 第41-42页 |
·研究建议 | 第42-44页 |
·发展债券融资市场,增强债券融资 | 第42-43页 |
·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保护债权人权益 | 第43页 |
·完善信用评估、信用担保机制 | 第43页 |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 | 第43-44页 |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