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一)问题由来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三)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四)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1页 |
一、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综述 | 第11-16页 |
(一)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实施依据 | 第11-12页 |
(二)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范畴解读 | 第12-13页 |
(三)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13-16页 |
二、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角色建构模型 | 第16-20页 |
(一)人类行为假设 | 第16-17页 |
(二)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角色建构模型阐述 | 第17-19页 |
(三)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角色建构模型带来的影响 | 第19-20页 |
三、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角色建构存在问题 | 第20-27页 |
(一)交易成本较高 | 第20-23页 |
(二)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 第23-24页 |
(三)知识转移效率低 | 第24-25页 |
(四)供需不平衡 | 第25-26页 |
(五)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26-27页 |
四、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角色建构改进建议 | 第27-35页 |
(一)保障教育持续稳定发展所需投入 | 第27-29页 |
(二)充分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 | 第29-30页 |
(三)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评估体系 | 第30-32页 |
(四)完善激励机制 | 第32-33页 |
(五)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