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文集》在日本平安时代的接受情况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次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白氏文集》传入当初的日本情况 | 第11-30页 |
·《白氏文集》的本文 | 第11-16页 |
·《白氏文集》传入时间 | 第16-19页 |
·9世纪的日本情况 | 第16页 |
·《白氏文集》传入的纪录 | 第16-19页 |
·《白氏文集》的现存资料 | 第19-28页 |
·手抄本 | 第19-21页 |
·书法作品 | 第21-25页 |
·刊本 | 第25-26页 |
·其它的抄出资料 | 第26-28页 |
·关于其他诗人作品的传入和接受情况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2 在日本《白氏文集》的接受方法 | 第30-38页 |
·平安时代汉学者的系谱 | 第30-32页 |
·汉文的读法 | 第32-33页 |
·日本独特的读法的“训读” | 第33-36页 |
·读法和接受方法的变化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3 《白氏文集》对日本汉文学的影响 | 第38-62页 |
·都良香 | 第38-40页 |
·岛田忠臣《田氏家集》 | 第40-48页 |
·《田氏家集》的特点“诗媒” | 第41-42页 |
·《田氏家集》的特点“晚春” | 第42-44页 |
·《田氏家集》的特点“纳凉” | 第44-45页 |
·《田氏家集》的特点“秋思” | 第45页 |
·《田氏家集》的特点“仲秋月亮”“冬天月亮” | 第45-46页 |
·《田氏家集》的特点“衰老” | 第46-47页 |
·《田氏家集》的特点“未开花”“雨中花”“残花” | 第47-48页 |
·营原道真 | 第48-60页 |
·菅原道真的生涯和平安时代的权利斗争 | 第48-50页 |
·《菅家文草》的风格 | 第50-54页 |
·《菅家文草》的特点“自作诗注” | 第54-58页 |
·《菅家文草》的特点“感兴”“风流”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4 《白氏文集》对日本和歌诗的影响 | 第62-87页 |
·平安时代文学的概况 | 第62-63页 |
·大江千里《句题和歌》 | 第63-70页 |
·《句题和歌》对白诗的接受方法 1 | 第64-66页 |
·《句题和歌》对白诗的接受方法 2 | 第66-68页 |
·《句题和歌》对白诗的接受方法 3 | 第68-70页 |
·《句题和歌》的主题 | 第70页 |
·大江维时《千载佳句》 | 第70-75页 |
·藤原公任《和汉朗咏集》 | 第75-80页 |
·作诗宴会 | 第80-82页 |
·作诗宴会 1(和歌宴会) | 第80-81页 |
·作诗宴会 2(和汉兼作) | 第81-82页 |
·作诗宴会 3(和汉,任意选择) | 第82页 |
·敕撰和歌诗集《古今和歌集》《后撰和歌集》 | 第82-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结语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作者简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