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依据 | 第9-11页 |
·选题目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优质玉米营养品质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不同种类优质玉米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优质玉米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不同生态区玉米自交系籽粒品质性状分析 | 第19-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页 |
·试验样本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页 |
·数据统计 | 第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4页 |
·不同生态区玉米自交系籽粒的淀粉含量 | 第19-20页 |
·不同生态区玉米自交系籽粒的蛋白质含量 | 第20-21页 |
·不同生态区玉米自交系籽粒的粗脂肪含量 | 第21-22页 |
·不同生态区玉米自交系籽粒赖氨酸含量 | 第22-23页 |
·不同生态区玉米自交系籽粒的百粒重 | 第23页 |
·籽粒的不同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23-24页 |
·结论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不同起源的玉米自交系籽粒品质性状分析 | 第25-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5页 |
·结果分析 | 第25-31页 |
·各品质性状及百粒重的方差分析 | 第25-26页 |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籽粒营养品质及百粒重相关性分析 | 第26-28页 |
·各种群对应分析 | 第28-31页 |
·结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3-35页 |
·不同生态区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分析 | 第33页 |
·不同来源系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分析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