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电型EAP发电能量转换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图表清单 | 第9-13页 |
注释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介电型EAP 发电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6-19页 |
·介电型EAP 发电机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介电型EAP 驱动器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介电型EAP 单元电学模型 | 第21-35页 |
·介电型EAP 单元的制作 | 第21-22页 |
·直线试验平台 | 第22-24页 |
·直线试验平台的设计 | 第22-23页 |
·直线试验平台的控制 | 第23-24页 |
·等效电学模型 | 第24-28页 |
·电学模型的建立 | 第25页 |
·电学模型的参数分析 | 第25-27页 |
·电学模型整体分析 | 第27-28页 |
·电学模型及参数的试验分析 | 第28-33页 |
·电学模型参数的试验设计 | 第28-30页 |
·电学模型参数的试验结果 | 第30-32页 |
·电学模型频率响应试验设计 | 第32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介电型EAP 换能单元能量转换分析 | 第35-48页 |
·换能单元能量转换分析 | 第35-37页 |
·换能单元有限元仿真 | 第37-40页 |
·换能单元有限元仿真 | 第37-39页 |
·换能单元工作过程中拉力仿真 | 第39-40页 |
·换能单元能量转换试验 | 第40-42页 |
·换能单元能量转换试验设计 | 第40-41页 |
·换能单元能量转换试验结果 | 第41-42页 |
·换能单元能量转换的影响因素 | 第42-46页 |
·能量转换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及试验设计 | 第42页 |
·影响因素的试验结果 | 第42-46页 |
·拉伸速度的影响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多单元换能器分析 | 第48-58页 |
·多单元EAP 换能器设计 | 第48-49页 |
·双单元换能器能量转换分析 | 第49-51页 |
·双单元换能器能量转换试验 | 第51-54页 |
·双单元换能器能量转换试验装置 | 第51页 |
·双单元换能器能量转换试验过程 | 第51-52页 |
·双单元换能器能量转换试验结果 | 第52-54页 |
·多单元换能器研究 | 第54-57页 |
·多单元式换能器结构设计 | 第55-56页 |
·四、八单元换能器能量转换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自吸式电路的设计 | 第58-70页 |
·介电型EAP 换能单元发电电路 | 第58页 |
·自吸式电路的设计 | 第58-63页 |
·自吸式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59-62页 |
·自吸式电路能量转换分析 | 第62-63页 |
·自吸式电路升压功能测试 | 第63-65页 |
·自吸式电路升压功能测试试验设计 | 第63-64页 |
·试验结果 | 第64-65页 |
·影响自吸式电路升压功能的因素分析 | 第65-69页 |
·影响因素的确定及试验设计 | 第65页 |
·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结果 | 第65-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总结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