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劳务派遣基础理论 | 第11-23页 |
·劳务派遣概念和特征 | 第11-13页 |
·劳务派遣概念 | 第11页 |
·劳务派遣特征 | 第11-13页 |
·劳务派遣产生和发展 | 第13-15页 |
·劳务派遣之产生 | 第13-14页 |
·劳务派遣之发展 | 第14-15页 |
·劳务派遣中三方主体间法律关系界定与分析 | 第15-20页 |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法律关系 | 第15-16页 |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法律关系 | 第16页 |
·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法律关系 | 第16-20页 |
·劳务派遣之利弊分析 | 第20-23页 |
·劳务派遣积极作用 | 第20-21页 |
·劳务派遣消极影响 | 第21-23页 |
2 有关国家的劳务派遣立法及启示 | 第23-28页 |
·有关国家劳务派遣立法 | 第23-25页 |
·美国劳务派遣立法 | 第23-24页 |
·德国劳务派遣立法 | 第24页 |
·日本劳务派遣立法 | 第24-25页 |
·有关国家劳务派遣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8页 |
·严格劳务派遣市场准入 | 第25-26页 |
·明确规范劳务派遣岗位范围 | 第26页 |
·对特殊情况进行特别规定 | 第26页 |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责任规定更具体 | 第26-27页 |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责任种类更全面 | 第27页 |
·加强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行政监管力度 | 第27-28页 |
3 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4页 |
·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立法现状 | 第28-30页 |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的规定 | 第28-29页 |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关于劳务派遣的规定 | 第29-30页 |
·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劳务派遣市场准入不严格 | 第30页 |
·劳务派遣岗位规定过于笼统 | 第30-31页 |
·对特殊情况没有进行特别规定 | 第31-32页 |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责任规定过于笼统 | 第32页 |
·缺少用工单位刑事责任规范 | 第32-33页 |
·行政监管力度不够 | 第33-34页 |
4 完善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 | 第34-44页 |
·严格规范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条件 | 第34-35页 |
·建议劳务派遣单位缴纳必要的保证金 | 第34-35页 |
·严格审批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资质 | 第35页 |
·明确劳务派遣岗位范围 | 第35-37页 |
·明确劳务派遣岗位范围的指导思想 | 第36页 |
·细化劳务派遣岗位规定的对策 | 第36-37页 |
·针对特殊情况设定特别责任规定 | 第37-38页 |
·对特殊情况设定特殊责任规定的指导思想 | 第37-38页 |
·针对特殊情况设定特别责任规定的对策 | 第38页 |
·细化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民事责任 | 第38-40页 |
·细化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民事责任指导思想 | 第39页 |
·细化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民事责任对策 | 第39-40页 |
·增加用工单位刑事责任规范条款 | 第40-41页 |
·增加用工单位刑事责任规范条款的指导思想 | 第40-41页 |
·增加用工单位刑事责任规范条款的对策 | 第41页 |
·加强行政监管力度 | 第41-44页 |
·加强对派遣协议的监督指导 | 第41-42页 |
·加强地方法规、规章对劳务派遣制度制定指导 | 第42-43页 |
·建议实行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定期分别备案制度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