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钴基催化剂上烃类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反应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4页
 参考文献第12-14页
2 文献综述与选题第14-40页
   ·氮氧化物的来源与危害第14-15页
   ·控制氮氧化物污染的技术第15-19页
     ·NO直接分解第15-17页
     ·NO_x贮存-还原技术第17页
     ·催化还原NO_x第17-19页
   ·烃类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研究第19-29页
     ·催化剂的选择第19-22页
     ·反应机理研究第22-29页
   ·本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思路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40页
3 实验部分第40-46页
   ·实验原料第40-41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41-42页
     ·Co-ZSM-5催化剂的制备第41页
     ·Co/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41-42页
     ·M,Co-ZSM-5催化剂的制备第42页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42-43页
   ·原位漫反射红外分析(In situ DRIFTS)第43页
     ·原位红外系统第43页
     ·反应气路控制系统第43页
     ·实验条件第43页
   ·催化剂表征第43-46页
     ·元素分析第43-45页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45页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45页
     ·紫外可见光谱(UV-vis)第45-46页
4 Co-ZSM-5上C_2H_4选择催化还原NO的催化性能及反应机理第46-65页
   ·Co-ZSM-5上C_2H_4选择催化还原NO的反应性能第47页
   ·NO和NO+O_2的吸附第47-50页
   ·C_2H_4和C_2H_4+O_2的吸附第50-52页
   ·C_2H_4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中表面中间体的反应活性第52-55页
     ·硝酸盐的反应活性第52-54页
     ·羧酸盐的反应活性第54-55页
   ·稳态条件下C_2H_4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的DRIFTS研究第55-57页
   ·稳态条件下表面中间体的反应活性第57-60页
   ·NO-O_2-C_2H_4反应机理总结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5 Co-ZSM-5上C_2H_4选择催化还原反应NO的活性位研究第65-84页
   ·Co-ZSM-5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研究第65-66页
   ·不同预处理气氛下的Co-ZSM-5催化剂的表征第66-68页
     ·UV-vis光谱表征第68页
     ·FTIR光谱表征第68页
   ·不同预处理气氛对Co-ZSM-5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68-70页
   ·不同催化剂上C_2H_4选择催化还原NO的原位DRIFTS研究第70-80页
     ·NO和NO+O_2的吸附第70-72页
     ·C_2H_4和C_2H_4+O_2的吸附第72-77页
     ·稳态条件下C_2H_4选择催化还原NO的反应第77-79页
     ·表面中间体的反应活性第79-80页
   ·钴活性位和载体的作用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6 Co/Al_2O_3上C_2H_4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研究第84-100页
   ·Co/Al_2O_3上C_2H_4选择催化还原NO的反应性能第85-88页
     ·不同Co担载量对Co/Al_2O_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85页
     ·不同焙烧温度对Co/Al_2O_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85-88页
   ·Co/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第88-91页
     ·XRD表征第88-89页
     ·UV-vis光谱表征第89页
     ·CO为探针的FTIR光谱表征第89-91页
   ·不同催化剂上C_2H_4-SCR反应的DRIFTS研究第91-95页
     ·NO和NO+O_2的吸附第92-93页
     ·C_2H_4和C_2H_4+O_2的吸附第93-94页
     ·稳态条件下C_2H_4选择催化还原NO的反应第94-95页
   ·活性钴物种和载体的作用第95-96页
   ·本章小结第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7 Co,Ag-ZSM-5上CH_4选择催化还原NO的反应研究第100-119页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101-111页
     ·M,Co-ZSM-5催化剂上甲烷选择催化还原NO的反应性能第101-103页
     ·CH_4浓度对Co,Ag-ZSM-5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03-104页
     ·浸渍顺序对Co,Ag-ZSM-5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04页
     ·金属担载量对Co,Ag-ZSM-5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04-108页
     ·氧气,NO浓度以及空速对Co,Ag-ZSM-5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08-111页
     ·水蒸气对Co,Ag-ZSM-5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11页
   ·Ag物种的作用第111-116页
     ·UV-vis光谱表征第113页
     ·H_2-TPR表征第113-114页
     ·原位DRIFTS研究第114-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19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19-121页
   ·本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第119-120页
   ·展望: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第120-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21-122页
创新点摘要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作者简介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榅桲果实部分化学成分提取及其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下一篇:从接受理论视角谈文学翻译的不确定性--以《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