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球根花卉类论文

唐菖蒲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种质资源创新的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1 前言第14-34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4-15页
   ·研究进展第15-33页
     ·唐菖蒲的生物学性状及栽培历史第15-17页
     ·唐菖蒲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第17-18页
     ·唐菖蒲育种研究进展第18-23页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第23-29页
     ·离体诱变技术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第29-33页
   ·本研究的来源及主要内容第33-34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4-49页
   ·唐菖蒲不同器官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第34-37页
     ·试验材料第34页
     ·试验方法第34-37页
   ·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唐菖蒲再生植株及细胞学检测第37-39页
     ·试验材料第37页
     ·试验方法第37-39页
   ·EMS离体诱导唐菖蒲再生植株及M_0代形态及生理变化第39-41页
     ·试验材料第39页
     ·试验方法第39-41页
   ·唐菖蒲不同器官无性系、化学诱变M_0代变异株第一生长周期ISSR检测第41-46页
     ·试验材料第41-42页
     ·试验方法第42-46页
   ·唐菖蒲不同器官无性系变异、化学诱变M_0代第二、三生长周期生物学性状观察及生理指标测定第46-49页
     ·试验材料第46-47页
     ·试验方法第47-4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9-81页
   ·唐菖蒲不同器官来源的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差异及再生体系的建立第49-57页
     ·唐菖蒲愈伤组织诱导第49-50页
     ·唐菖蒲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的差异第50页
     ·唐菖蒲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的优化第50-54页
     ·唐菖蒲不同外植体再生苗形态建成特点第54-56页
     ·唐菖蒲再生植株的生根与驯化第56-57页
   ·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唐菖蒲再生植株及细胞学检测第57-64页
     ·愈伤组织存活率第57页
     ·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芽分化及再生植株形态的影响第57-58页
     ·变异株气孔与保卫细胞叶绿体含量变化第58-60页
     ·变异株的细胞学检测第60-64页
   ·EMS离体诱导唐菖蒲再生植株及其M_0代形态及生理变化第64-70页
     ·EMS对愈伤组织存活率的影响第64页
     ·EMS对愈伤组织芽分化的影响第64-66页
     ·EMS离体诱导再生植株形态学观察第66-67页
     ·不同EMS浓度对唐菖蒲再生植株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67-69页
     ·再生植株可溶性糖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第69-70页
   ·不同器官来源的无性系及化学诱变M_0代第一生长周期的ISSR检测第70-75页
     ·唐菖蒲植株DNA的提取第70页
     ·唐菖蒲ISSR引物的筛选结果第70-71页
     ·唐菖蒲无性系ISSR-PCR检测结果第71-75页
   ·不同器官来源的无性系及化学诱变M_0代第二、第三生长周期性状观察及生理指标测定第75-81页
     ·变异株第二生长周期性状观察第75页
     ·变异株第二生长周期叶片形态指标测定第75-77页
     ·变异株第二生长周期叶绿素含量变化第77-78页
     ·变异株第二生长周期子球的形成能力观察第78页
     ·变异株第二生长周期种球增重及直径增粗情况第78页
     ·变异株第三生长周期观赏性状观察第78-81页
4 讨论第81-89页
   ·唐菖蒲不同器官来源无性系的建立第81-82页
     ·唐菖蒲不同器官愈伤组织的诱导第81页
     ·体细胞胚发生的探讨第81-82页
   ·唐菖蒲离体多倍体诱导第82-83页
     ·唐菖蒲多倍体离体诱导材料的选择与培养方法第82页
     ·唐菖蒲多倍体离体诱导秋水仙素处理的浓度与时间第82-83页
     ·唐菖蒲多倍体的鉴定第83页
   ·唐菖蒲EMS离体诱变第83-85页
     ·EMS对愈伤组织存活率的影响第83-84页
     ·EMS诱变M_0代形态及生理变化第84页
     ·EMS对再生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第84-85页
     ·EMS诱变的可行性第85页
   ·唐菖蒲无性系变异株的检测及性状观察第85-87页
     ·不同器官来源无性系变异率及其对化学诱变剂的敏感性第85-86页
     ·诱变后代变异株早期分子标记检测第86-87页
   ·诱变后代变异株性状的追踪观察验证第87-89页
5 结论第89-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柴油机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研究
下一篇:大连船舶重工船体分段建造中的配送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