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问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2页 |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12页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 第12页 |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12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研究的创新 | 第12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13-26页 |
·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成果 | 第13-18页 |
·区域均衡发展的主要理论 | 第13-15页 |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第15-17页 |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第17-1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22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容 | 第18-20页 |
·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20-22页 |
·脆弱性的内涵及研究成果 | 第22-26页 |
·脆弱性的内涵 | 第22页 |
·研究成果 | 第22-24页 |
·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 | 第24-26页 |
3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脆弱性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地区差距拉大 | 第26-29页 |
·三峡库区内部差距的绝对变化 | 第26-27页 |
·三峡库区与重庆市经济发展的相对差额 | 第27-29页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敏感性:产业结构低度化 | 第29-33页 |
·三峡库区产业结构总体特征 | 第29-31页 |
·三峡库区各区县三次产业结构 | 第31-33页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敏感性:产业结构同构化 | 第33-34页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敏感性:产业空心化 | 第34-36页 |
4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脆弱性的 R/S 分析 | 第36-51页 |
·分形理论概述 | 第36-39页 |
·分形的定义 | 第36页 |
·分形维数 | 第36-39页 |
·分形理论在经济学科领域的应用 | 第39页 |
·经济系统分形时间序列与R/S 分析 | 第39-44页 |
·分数布朗运动与Hurst 指数 | 第39-41页 |
·Hurst 指数的估算方法 | 第41-43页 |
·R/S 分析法 | 第43-44页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脆弱性的R/S 实证分析 | 第44-51页 |
·三峡库区人均GDP 基尼系数 | 第44-47页 |
·R/S 分析结果 | 第47-51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1-55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政策建议 | 第52-55页 |
·充分发挥库区资源优势,培育地区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 | 第52页 |
·建立多层次的区县经济增长极,发挥发达区县的辐射作用,实现产业的空间合理布局 | 第52-53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解决资本匮乏难题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0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