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7-9页 |
1.1 本题的实际意义和技术可行性 | 第7-8页 |
1. 物理学学科特点及实验教学现状需要进行探索式实验物理教学 | 第7页 |
2. 先进的技术为探索式实验物理教学提供了条件保证 | 第7-8页 |
1.2 一些必要的说明和本题的基本实施设想 | 第8-9页 |
第2章 本题的理论基础 | 第9-16页 |
2.1 教育心理学提倡探索式学习并为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 第9-13页 |
1. 布鲁纳(杰罗姆·布鲁纳 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倡导的发现学习法 | 第9-10页 |
2. 戴尔的视听教育理论——《经验之塔》 | 第10-11页 |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1-13页 |
2.2 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 第13-16页 |
1. 以实验为基础是物理学的特点 | 第13页 |
2. 以实验为基础符合认识论的要求 | 第13-14页 |
3. 以实验为基础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 第14页 |
4. 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4-16页 |
第3章 基于TI图形计算器的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 | 第16-46页 |
3.1 实验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3.1.1 TI-83Plus图形计算器的复杂性和局限性 | 第16-17页 |
3.1.2 现有的数据处理软件针对性较差 | 第17页 |
3.2 本软件的设计原则 | 第17-19页 |
3.2.1 界面设计方面 | 第18-19页 |
3.2.2 内容设计方面的针对性 | 第19页 |
3.3 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的程序设计及分析 | 第19-39页 |
3.3.1 曲线拟合的算法 | 第19-36页 |
3.3.2 Microson Agent技术 | 第36-39页 |
3.4 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程序测试 | 第39-44页 |
3.4.1 测试数据的生成 | 第40页 |
3.4.2 测试报告 | 第40-44页 |
3.4.3 测试结果 | 第44页 |
3.5 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说明 | 第44-46页 |
第4章 基于TI图形计算器的物理教学实验设计 | 第46-61页 |
4.1 TI图形计算器功能介绍 | 第46-48页 |
4.1.1 CBL系统的功能 | 第46-47页 |
4.1.2 CBR的工作原理 | 第47页 |
4.1.3 TI-GRAPH LINK应用程序简介 | 第47-48页 |
4.2 TI图形计算器在国内外的开发及应用情况 | 第48-49页 |
4.3 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 第49-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