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股市效率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0. 导论第8-14页
 0.1. 关于选题:从股市大交锋说起第8-9页
 0.2. 理论依托和研究方法第9-10页
 0.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第10-11页
 0.4. 基本结论和主要贡献第11-14页
1.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的综述与思考第14-24页
 1.1. 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依托第14-16页
 1.2. 中国经济改革的特征与原因第16-17页
 1.3. 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第17-18页
 1.4. 中国经济改革的前途第18-20页
 1.5. 中国经济改革的绩效第20-21页
 小结:第21-24页
2. 中国股市变迁三阶段论第24-50页
 2.1. 自发、默示和试点阶段:1980——1990第24-29页
 2.2. 正式被承认、并全国化:1990年12月到1995年第29-35页
 2.3. 地位陡然提升、成为延续经济改革的主战场:1996年至今第35-48页
 小结第48-50页
3. 中国股市的效率评价第50-72页
 3.1. 中国股市的制度建设状况第50-54页
 3.2. 中国股市的经济贡献率第54-56页
 2.3. 中国股市的路径依赖性第56-62页
 2.4. 中国股市的定价效率第62-69页
 小结第69-72页
4. 中国股市弱式有效吗?第72-92页
 4.1. 有效市场假说综述第72-78页
 4.2. 中国股市弱式有效研究综述第78-81页
 4.3. 如何正确理解弱式有效?第81-84页
 4.4. 广义谱域分析:一种新的方法第84-87页
 4.5. 对中国股市的重新检验第87-89页
 4.6. 小波分析: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89-92页
5. 非标准理论与中国股市有效性第92-114页
 5.1. 技术分析流派:价量关系和多元变量的形式化第92-96页
 5.2. 基本分析流派:以混沌(分形)等非线性特征的新范式第96-101页
 5.3. 价格机制流派:噪声交易理论和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第101-105页
 5.4 心理分析流派:行为金融学第105-111页
 小结第111-114页
6. 结论第114-116页
附录1 中国股市制度建设与发展概况第116-120页
附录2 中国股市大盘及个股异常波动情况第120-124页
附录3 中国股市弱式有效实证检验数据第124-128页
附录4: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28-13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32-138页
后记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套管式地源热泵全年运行试验研究与传热模型
下一篇:风险度量与组合投资新方法——双侧部分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