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新会计准则下非经常性损益披露问题研究--基于投资者决策有用性的视角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致谢第12-1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8-32页
   ·研究背景第18-26页
     ·新会计准则导致汇总收益信息质量降低第18-19页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对汇总收益信息的“功能锁定”第19-20页
     ·中、外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存在重大原则性差异第20-24页
     ·我国对非经常性损益决策有用性缺乏充分研究第24-26页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第26-29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研究目的第27-28页
     ·研究意义第28-29页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29-31页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第31-32页
第二章 盈余持续性与权益价值—基于RIVM的分析第32-38页
   ·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分析第32-34页
     ·基于股利折现模型和CSR假设的RIVM第32-34页
     ·引入线性信息动态过程假设的RIVM第34页
   ·暂时性盈余成分与权益价值第34-36页
     ·RIVM中的暂时性盈余成分第34-35页
     ·价值相关性检验模型中的暂时性盈余成分第35-36页
   ·金融活动损益对权益价值的决定作用第36页
   ·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新会计准则下非经常性损益信息质量问题研究第38-51页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制度历史回顾与现状第38-41页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制度背景第38-39页
     ·我国现行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制度内容第39-40页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在新会计准则下的分类和披露方式第40-41页
   ·非经常性损益可理解性问题分析第41-43页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真实反映与完整性问题分析第43-48页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真实反映问题分析第43-46页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完整性问题分析第46-48页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对投资者的影响分析第48-50页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质量问题产生的报告结果分析第48-49页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影响分析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规范国际经验第51-64页
   ·收益报告的“当期经营业绩观”和“全面包括观”第51-55页
     ·“当期经营业绩观”和“全面包括观”概述第51-52页
     ·支持“当期经营业绩观”的社会经济背景第52页
     ·支持“全面包括观”的社会经济背景第52-53页
     ·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对“全面包括观”的支持第53-55页
   ·“非常项目”披露规范的历史演变第55-57页
     ·“非常项目”概念的提出第55-56页
     ·对披露“非常项目”的评论第56-57页
     ·在财务报告中取消“非常项目”的概念第57页
   ·全面收益概念和构成要素第57-59页
     ·“全面收益”概念和构成要素第57-58页
     ·“利得”和“损失”的本质第58-59页
   ·全面收益业绩报告模式的确立和最新进展第59-63页
     ·全面收益业绩报告模式的确立第59-61页
     ·IAS1对全面收益业绩报告模式的改进第61-63页
   ·本章小结与启示第63-64页
第五章 全面收益报告模式下收益项目分类研究第64-81页
   ·IASB和FASB启动“企业业绩报告”项目的动机第64-66页
     ·收益项目分类概述第64页
     ·基于不同分类标准产生的收益项目分类结果第64-65页
     ·启动“企业业绩报告”项目的动机第65-66页
   ·企业业绩报表列报框架第66-70页
     ·全面收益项目分类体系第66-68页
     ·企业经济活动内容分析第68-69页
     ·企业业绩报表列报框架第69-70页
   ·基于投资者决策有用性的收益项目分类原则第70-74页
     ·收益项目分类原则的提出第70页
     ·收益项目分类原则的应用第70-72页
     ·收益项目二元分类结果决策有用性分析第72-74页
   ·新会计准则下收益项目分类原则的应用问题研究第74-80页
     ·新会计准则和IAS1业绩报告格式和内容比较第74-76页
     ·新会计准则业绩报告格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76-78页
     ·新会计准则下收益项目二元分类结果第78-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实证研究设计和样本统计性描述第81-95页
   ·文献综述第81-84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81-82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82-84页
   ·提出检验假设第84-86页
   ·建立检验模型、定义模型变量第86-89页
     ·非经常性损益持续性检验模型第86-87页
     ·非经常性损益价值相关性检验模型第87-89页
   ·样本统计性描述第89-94页
     ·样本选择第89页
     ·样本统计性描述第89-93页
     ·模型变量相关性检验结果第93-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七章 检验结果报告和分析第95-106页
   ·盈余持续性检验结果分析第95-97页
     ·非经常性损益持续性特征检验结果第95-96页
     ·会计利润和调整利润相对预测价值检验结果分析第96-97页
   ·非经常性损益市场定价检验结果分析第97-99页
     ·非经常性损益市场定价分年度检验结果分析第97-99页
     ·非经常性损益市场定价稳健性检验结果分析第99页
   ·会计利润和调整利润相对市场定价作用检验结果分析第99-104页
     ·相对价值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第99-102页
     ·控制调整利润性质后相对价值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第102-104页
     ·对非经常性损益价值相关性检验结果的解释第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第106-111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06-109页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6页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唐扶风窦氏文学家族研究
下一篇:军工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研究--以某军工研究所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