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电力市场发电权交易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6页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6-20页
     ·选题背景第16-18页
     ·选题意义第18-2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33页
     ·网损分摊问题的研究现状第21-26页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发电机输出功率分布因子的研究现状第26-30页
     ·发电权交易的研究现状第30-33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33-36页
     ·发电权交易快速安全校核方法的研究第33页
     ·发电权交易网损增量的分摊方法的研究第33-34页
     ·发电权交易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研究第34-36页
第2章 用于发电权交易快速安全校核的发电机有功功率线性分布因子第36-51页
   ·引言第36页
   ·应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计算的功率分布因子第36-39页
     ·灵敏度分析的基本方法第36-38页
     ·对灵敏度分析方法的思考第38-39页
   ·发电机有功输出功率在线路上的功率份额呈近似线性分布的现象第39-45页
     ·电网络功率分布理论第39-41页
     ·发电机有功输出功率和其在线路上的功率份额的近似线性关系第41-45页
   ·发电机有功输出功率在线路上的功率份额呈近似线性分布的数学分析第45-47页
   ·基于最小二乘拟合技术的发电机有功输出功率线性分布因子第47-48页
   ·发电权交易线路潮流快速安全校核步骤第48页
   ·算例比较分析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3章 发电权交易网损增量的计算及分摊第51-60页
   ·引言第51页
   ·发电权交易网损增量的特点第51-52页
   ·面向交易的网损变化量分摊第52-54页
   ·网损变化成本的计算第54-55页
   ·算例分析第55-59页
     ·面向交易的网损变化量分摊第55-57页
     ·网损变化成本的计算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发电权交易"全状态"撮合交易模式第60-75页
   ·引言第60页
   ·"高低匹配"原则组织的撮合交易对发电权交易阻塞调度结果的影响第60-61页
   ·"全状态"撮合交易模式第61-68页
     ·发电权交易阻塞调度模型第61-62页
     ·"全状态"撮合交易模式第62-63页
     ·发电权交易解空间的矩阵表示第63-64页
     ·算例分析第64-68页
   ·应用遗传算法求解发电权交易阻塞调度模型的实现第68-74页
     ·遗传算法简介第68页
     ·染色体编码第68-69页
     ·适应度函数的设定第69页
     ·遗传算法的收敛性第69页
     ·遗传算法求解交易模型的公平性分析第69-70页
     ·算法流程第70-71页
     ·算例分析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发电权交易阻塞风险规避模型第75-83页
   ·引言第75页
   ·金融输电权的阻塞风险规避第75-77页
     ·金融输电权的概念第75-76页
     ·应用于发电权交易的金融输电权第76-77页
   ·引入金融输电权的发电权撮合交易模型第77-78页
   ·交易模型的结算方式第78-79页
   ·引入金融输电权的发电权交易管理步骤第79页
   ·算例分析第79-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6章 远期与日前交易相结合的发电权交易模型第83-96页
   ·引言第83-84页
   ·日前发电权交易市场的特点第84-85页
     ·发电权交易电量存在冗余第84页
     ·发电权交易价格的不确定性第84-85页
   ·远期与日前相结合的发电权交易市场第85-86页
   ·双边可选择的发电权远期交易合约的设计第86-91页
     ·电力远期合约交易的概念及形式第86-87页
     ·引入单位网损变化成本的双边可选择远期交易合约的实现第87-89页
     ·引入单位网损变化成本的双边可选择远期交易合约对系统的影响第89-90页
     ·远期与日前交易相结合的发电权交易市场的可存在性分析第90页
     ·双边可选择的发电权远期交易模型的创新机制第90-91页
   ·远期与日前交易相结合的发电权交易市场的组织管理第91-92页
   ·算例分析第92-95页
     ·数据及计算结果第92-94页
     ·算例结果分析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7章 结论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03-10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作者简介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火电机组冷端系统建模与节能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