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血红素加氧酶1(OsHO1)基因克隆、功能分析及其催化底物氯化血红素和羟铁血红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英文缩写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8页
   ·HO的催化机理第14-16页
   ·HO的分子结构及特征第16-19页
     ·HO序列及其特征第16-18页
     ·HO蛋白晶体结构及特征第18-19页
   ·植物HO突变体第19-21页
   ·HO的生理功能第21-25页
     ·参与光敏色素发色团的合成第22页
     ·调控根形态发生第22-23页
     ·参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第23-25页
   ·血红素研究概述第25-27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水稻OsHO1(SE5)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胁迫处理后基因表达分析第28-54页
   ·材料与方法第29-38页
     ·植物材料与处理第29-30页
     ·菌株和质粒载体第30页
     ·主要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试剂第30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0-31页
     ·引物设计第31-32页
     ·水稻叶片总RNA的提取第32页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32-33页
     ·水稻OsHO1(SE5)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的PCR扩增第33页
     ·目的基因的扩增及酶切验证第33-35页
     ·OsHO1成熟蛋白的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纯化第35-36页
     ·纯化蛋白HO酶活性的测定第36页
     ·TBARS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36-37页
     ·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Western blot分析第37-38页
     ·烟草叶片瞬时表达农杆菌载体---注射法第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50页
     ·水稻叶片RNA的提取第38页
     ·水稻SE5基因CDS区的PCR扩增第38-40页
     ·水稻OsHO1蛋白的多序列比对第40-41页
     ·OsHO1成熟蛋白的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纯化及酶活性测定第41-44页
     ·OsHO1亚细胞定位第44-46页
     ·OsHO1组织表达分析及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第46-48页
     ·paraquat处理对水稻离体叶片氧化伤害及抗氧化酶基因的影响第48-50页
   ·讨论第50-54页
     ·SE5基因序列特征及结构特点第50-51页
     ·OsHO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生化特性第51-52页
     ·OsHO1组织表达分析及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第52-54页
第三章 农杆菌介导OsHO1(SE5)基因过表达水稻和拟南芥植株的获得及其相关生理特性初步研究第54-76页
   ·材料与方法第55-61页
     ·植物材料与处理第55页
     ·菌株和质粒载体第55页
     ·DNA测序第55页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第55-57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57页
     ·水稻SE5基因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7页
     ·水稻SE5基因过表达载体pVec8_Ubi-SE5的构建第57-58页
     ·水稻SE5基因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2-SE5的构建第58页
     ·重组载体向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58页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和植株再生第58-59页
     ·农杆菌介导水稻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第59页
     ·抗性植株的分子鉴定第59-60页
     ·转基因水稻T0代种子潮霉素发芽试验第60页
     ·农杆菌介导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第60-61页
     ·过氧化氢及超氧阴离子组织染色第61页
   ·结果与分析第61-73页
     ·水稻SE5基因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1-64页
     ·水稻SE5基因过表达载体pVec8_Ubi-SE5的构建第64页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第64-65页
     ·水稻转SE5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第65-66页
     ·转SE5基因T0代水稻种子的潮霉素发芽试验第66-68页
     ·过表达SE5可以降低百草枯对水稻离体叶片的氧化伤害第68页
     ·水稻SE5基因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2-SE5的构建第68-69页
     ·拟南芥转SE5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第69-70页
     ·转SE5基因拟南芥植株纯合体的筛选第70-71页
     ·转SE5基因拟南芥可以增强种子对百草枯的耐受性第71-73页
     ·转SE5基因拟南芥可以降低百草枯喷施对叶片的氧化伤害第73页
   ·讨论第73-76页
第四章 HO催化底物血红素对盐胁迫下种子萌发的影响第76-96页
   ·材料与方法第77-81页
     ·植物材料与处理第77页
     ·主要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试剂第77-78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78页
     ·引物设计第78-79页
     ·水稻和小麦种子总RNA的提取第79-80页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80页
     ·NO含量的测定第80页
     ·TBARS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80页
     ·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第80页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第80页
     ·植物体K/Na比的测定第80页
     ·HO活性的测定第80-81页
     ·统计分析第81页
   ·结果与分析第81-93页
     ·hematin缓解NaCl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第81-83页
     ·hematin提高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淀粉酶活性、还原糖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第83-85页
     ·hematin对NaCl胁迫下水稻萌发种子氧化伤害的影响第85-87页
     ·hemin预处理对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第87-88页
     ·hemin可以诱导小麦种子HO1的表达、第88-89页
     ·hemin提高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增加还原糖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第89-90页
     ·hemin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小麦萌发种子中的K/Na比第90页
     ·hemin对NaCl胁迫下小麦萌发种子氧化伤害的影响第90-91页
     ·hemin和SNP预处理促进NO的产生第91-93页
   ·讨论第93-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8页
全文结论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108-11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第110-112页
附录第112-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夏枯草规范化种植技术及其药材质量控制
下一篇:水稻质膜质子泵基因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和丛枝菌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