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2页 |
| ·输电线路舞动监控系统的研制背景 | 第12-15页 |
| ·工业内窥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 ·紫外放电检测的发展 | 第16-17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 2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硬件平台设计与电磁兼容性分析 | 第18-30页 |
| ·嵌入式计算机主板硬件设计 | 第18-27页 |
| ·AT91RM9200 处理器简介 | 第18-19页 |
| ·嵌入式主板的电源设计 | 第19页 |
| ·内存SDRAM 模块 | 第19-20页 |
| ·NorFlash 模块 | 第20-21页 |
| ·USB 模块 | 第21-22页 |
| ·RS-232 串行通信摸块 | 第22-23页 |
| ·10/100M 网卡模块 | 第23-24页 |
| ·LCD/VGA 接口模块 | 第24-25页 |
| ·实时时钟模块 | 第25-26页 |
| ·嵌入式计算机主板实物图片 | 第26-27页 |
| ·高速集成线路电磁兼容性的研究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软件平台的构建与研究 | 第30-47页 |
|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引导程序的研究与应用开发 | 第30-32页 |
| ·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统平台构建的研究 | 第32-36页 |
| ·Linux 操作系统的结构研究 | 第33-34页 |
| ·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统内核的裁减、定制与移植 | 第34-36页 |
| ·嵌入式LINUX 系统驱动程序的研究与开发 | 第36-41页 |
| ·嵌入式Linux 驱动开发的基本函数 | 第37-40页 |
| ·设备驱动的模块化编程 | 第40-41页 |
| ·QT/EMBEDDED 的移植与应用 | 第41-46页 |
| ·Qt/Embedded 的移植步骤 | 第41-42页 |
| ·在AT91RM9200 嵌入式平台上的Qtopia 移植和应用 | 第42-43页 |
| ·Qt/Embedded 下应用程序的开发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输电线路舞动监控系统的研制 | 第47-66页 |
| ·输电线路舞动监控系统的研制意义和主要工作 | 第48页 |
| ·输电线路舞动数学模型 | 第48-54页 |
| ·输电线路舞动的机理分析 | 第48-50页 |
|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数学模型的发展 | 第50页 |
| ·输电线路舞动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0-54页 |
| ·摄像在导线舞动监测中的应用 | 第54页 |
| ·输电线路舞动监控系统的研制 | 第54-62页 |
| ·系统整体构架和数据通信平台的构建 | 第54-58页 |
| ·线路舞动监测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58-62页 |
| ·挂网实验数据分析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5 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紫外内窥检测系统的研究 | 第66-85页 |
| ·紫外内窥检测系统的研制背景 | 第66-68页 |
| ·紫外内窥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68-69页 |
| ·局部放电与电晕放电原理 | 第68页 |
| ·紫外脉冲检测原理 | 第68-69页 |
| ·工业内窥系统硬件及其驱动设计 | 第69-77页 |
| ·工业内窥探头设计 | 第70-74页 |
| ·Linux 系统下的设备驱动开发与研究 | 第74-77页 |
| ·工业内窥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77-80页 |
| ·内窥图像采集软件实现 | 第78-79页 |
| ·紫外脉冲检测的软件实现 | 第79-80页 |
| ·GPRS 数据通信 | 第80-83页 |
| ·GPRS 通信原理 | 第80-81页 |
| ·Linux 下GPRS 控制程序设计 | 第81-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 ·结论 | 第85页 |
|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附录 | 第91-93页 |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1页 |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奖励目录 | 第9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