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7-12页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7-9页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1页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一、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12-16页 |
(一) 教学模式的含义 | 第12-13页 |
(二) 对教学模式的理解 | 第13-15页 |
(三) 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教学模式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6-21页 |
(一) 九品中正制 | 第16-17页 |
(二) 门阀士族经济 | 第17-19页 |
(三) 多元融合文化 | 第19-21页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 | 第21-37页 |
(一) 清谈式教学模式 | 第21-25页 |
(二) 亲师合一型教学模式 | 第25-29页 |
(三) 问题教学模式 | 第29-33页 |
(四) 家诫式教学模式 | 第33-37页 |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启示 | 第37-41页 |
(一) 重视对个体人生意义的追寻 | 第37页 |
(二)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动机的生成 | 第37-38页 |
(三) 重视实践教学方法,体现知行统一的认识论 | 第38-39页 |
(四) 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