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对文献的评价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制度基础 | 第14-22页 |
·国有企业绩效的含义 | 第14-17页 |
·国有企业的职能与特点 | 第14-16页 |
·国有企业绩效的含义 | 第16-17页 |
·国有企业绩效的特征 | 第17页 |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制度基础分析 | 第17-20页 |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产生的动因 | 第17-19页 |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19-20页 |
·在我国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 第20页 |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特征 | 第20-22页 |
第3章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现状分析 | 第22-28页 |
·绩效评价标准对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意义 | 第22页 |
·西方发达国家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美国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用分析 | 第22-23页 |
·英国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用分析 | 第23页 |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用分析 | 第23-24页 |
·西方发达国家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5页 |
·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5-28页 |
第4章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 | 第28-44页 |
·平衡记分卡概述 | 第28-30页 |
·平衡计分卡和绩效审计结合的可能性分析 | 第30-31页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审计评价程序和指标设计 | 第31-39页 |
·财务方面 | 第32-33页 |
·客户方面 | 第33-35页 |
·内部经营过程方面 | 第35-37页 |
·学习和成长方面 | 第37-39页 |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标准的构建 | 第39-44页 |
·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 | 第40-41页 |
·计分方法的确定 | 第41-42页 |
·绩效评价标准的档次划分 | 第42页 |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记分程序 | 第42-4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4-46页 |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详细摘要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