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1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1页 |
|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1-15页 |
| ·国外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现状 | 第12-15页 |
| 2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15-28页 |
| ·公共关系内涵分析 | 第15-18页 |
| ·公共关系的涵义 | 第15-16页 |
| ·公共关系的兴起与发展 | 第16-18页 |
| ·学校公共关系的内涵分析 | 第18-22页 |
| ·学校公共关系的定义 | 第18-19页 |
| ·学校公共关系的发展 | 第19-21页 |
| ·学校公共关系的特征 | 第21-22页 |
|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提出 | 第22-24页 |
| ·概念界定 | 第22页 |
|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内容 | 第22页 |
|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与学校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 第22-24页 |
|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特点 | 第24页 |
|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 ·系统论 | 第24-25页 |
| ·冲突论 | 第25-26页 |
| ·传播论 | 第26-27页 |
| ·利益论 | 第27-28页 |
| 3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价值 | 第28-33页 |
| ·有助于优化学校外部环境实现社会职能 | 第28-30页 |
| ·有助于学校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 | 第28页 |
| ·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处理与周围公众的关系以取得广泛的认同与支持 | 第28-29页 |
| ·有助于学校了解社会公众的态度并引导公众形成对学校的积极评价 | 第29页 |
| ·有助于监测学校环境以识别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29-30页 |
| ·有利于优化学校内部环境实现管理职能 | 第30-31页 |
| ·有利于健全学校的民主管理机制 | 第30页 |
| ·有利于培养教职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 第30页 |
| ·有利于协调和改善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充分利用学校人力资源 | 第30-31页 |
| ·有利于正确导向和规范学校教职员工、学生的行为 | 第31页 |
| ·能够维护学校经济利益实现经济职能 | 第31-33页 |
|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工作能够维护学校的经济利益 | 第32页 |
|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工作能够获取未来经济利益 | 第32-33页 |
| 4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运作 | 第33-60页 |
| ·确立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目标 | 第33-35页 |
| ·公共关系管理目标确立的依据 | 第33页 |
| ·学校应该确立的公共关系管理目标 | 第33-35页 |
| ·成立公共关系管理的专门组织机构 | 第35-36页 |
| ·聘请和培训专门的公关人员 | 第36-37页 |
| ·培养全校师生员工的公关意识 | 第37-38页 |
| ·公共关系意识的内容 | 第37-38页 |
| ·培养公共关系意识的具体措施 | 第38页 |
| ·扩充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公关知识、提高公关技能 | 第38-39页 |
| ·在平等互利的思想指导下处理好学校内外公众关系 | 第39-44页 |
| ·协调好内部公众关系 | 第39-41页 |
| ·协调好外部公众关系 | 第41-44页 |
| ·科学设计学校良好形象 | 第44-51页 |
| ·学校形象设计的构成 | 第44-47页 |
| ·学校形象设计的展开 | 第47-51页 |
| ·科学策划与开展公共关系活动 | 第51-60页 |
| ·学校公共关系专题管理 | 第51-53页 |
| ·学校问题、机遇、危机管理 | 第53-60页 |
| 5 结束语 | 第60-62页 |
| ·本文的结论 | 第60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60-61页 |
|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61页 |
| ·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61-62页 |
| 致 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附 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