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披露信息的国际保护
|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一、未披露信息的界定 | 第10-21页 |
| (一) 未披露信息的定义 | 第10-14页 |
| 1、外国立法对未披露信息的定义 | 第10-11页 |
| 2、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对未披露信息的定义 | 第11-13页 |
| 3、我国对未披露信息的规定 | 第13-14页 |
| (二) 未披露信息的构成要件 | 第14-21页 |
| 1、秘密性 | 第14-17页 |
| 2、价值性 | 第17-18页 |
| 3、合理的保密措施 | 第18-21页 |
| 二、未披露信息国际保护制度的演进 | 第21-30页 |
| (一) 未披露信息保护国内立法的演进 | 第21-27页 |
| 1、未披露信息的立法理由 | 第22-23页 |
| 2、未披露信息保护的法理基础 | 第23-26页 |
| 3、未披露信息保护的立法模式 | 第26-27页 |
| (二) 未披露信息保护国际规则的演进 | 第27-30页 |
| 1、间接保护阶段 | 第27页 |
| 2、专有技术保护阶段 | 第27-28页 |
| 3、未披露信息保护阶段 | 第28-30页 |
| 三、侵犯未披露信息的认定及法律救济 | 第30-42页 |
| (一) 侵犯未披露信息的认定 | 第30-36页 |
| 1、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 | 第30-31页 |
| 2、侵犯未披露信息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31-32页 |
| 3、侵犯未披露信息的表现形式 | 第32-36页 |
| (二) 侵犯未披露信息的法律救济 | 第36-42页 |
| 1. 禁令救济 | 第37-38页 |
| 2. 损害赔偿 | 第38-39页 |
| 3. 行政法上的救济 | 第39-40页 |
| 4. 刑事救济 | 第40-42页 |
| 四、我国的未披露信息保护制度 | 第42-50页 |
| (一) 我国实施未披露信息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 第42-43页 |
| 1. 国民待遇原则 | 第42页 |
| 2. 最惠国待遇原则 | 第42-43页 |
| (二) 我国保护未披露信息的现状 | 第43-45页 |
| 1、我国保护未披露信息的主要立法 | 第43-44页 |
| 2、对我国未披露信息保护现状的评价 | 第44-45页 |
| (三) 完善我国未披露信息保护的建议 | 第45-50页 |
| 1、立法理念的突破 | 第45-46页 |
| 2、立法模式的改进 | 第46-47页 |
| 3、立法技术的完善 | 第47-50页 |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