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写词(Abbreviation)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 枇杷叶 | 第13-14页 |
·枇杷叶的来源 | 第13页 |
·枇杷叶的鉴别 | 第13-14页 |
·枇杷叶的产品开发 | 第14页 |
·枇杷叶膏 | 第14页 |
·枇杷露 | 第14页 |
·枇杷叶茶 | 第14页 |
2 三萜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三萜酸在枇杷叶中的类型 | 第14-16页 |
·以熊果酸为母核的三萜类化合物 | 第14-15页 |
·以齐墩果酸为母核的三萜类化合物 | 第15-16页 |
·山香二烯酸 | 第16页 |
·三萜酸的生物活性 | 第16-18页 |
·减肥、降血糖、治疗糖尿病作用 | 第16-17页 |
·抗肿瘤、抗癌作用 | 第17-18页 |
·抗菌、抗病毒作用 | 第18页 |
·抗溃疡作用 | 第18页 |
·护肝作用 | 第18页 |
·其他作用 | 第18页 |
·枇杷叶三萜酸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 第18-19页 |
·三萜酸的检测分析与鉴定 | 第19-22页 |
·薄层色谱法 | 第19-20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0-21页 |
·气相色谱法 | 第21页 |
·毛细管电泳法 | 第21页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 第21-22页 |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第22页 |
·三萜酸的鉴定 | 第22页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科罗索酸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5-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材料 | 第25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25页 |
·仪器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26页 |
·薄层定性分析法 | 第25-26页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三种三萜酸薄层色谱分析 | 第26-28页 |
·显色剂的确定 | 第26-27页 |
·展开剂的确定 | 第27-28页 |
·方法的稳定性 | 第28页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第28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28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28-29页 |
·HPLC指纹图谱 | 第29页 |
3 讨论 | 第29-30页 |
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枇杷叶中科罗索酸的资源化学调查 | 第31-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仪器 | 第31页 |
·试剂 | 第31页 |
·方法 | 第31页 |
·水分检测 | 第31页 |
·科罗索酸含量检测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枇杷不同部位中科罗索酸的含量分析 | 第31页 |
·不同嫩度的枇杷叶中科罗索酸的含量分析 | 第31-32页 |
·福建莆田溪南枇杷基地不同品种的枇杷叶中科罗索酸的含量分析 | 第32页 |
·7个不同产地的的枇杷叶中科罗索酸的含量分析 | 第32-33页 |
·不同采摘时期枇杷叶中科罗索酸的含量分析 | 第33-34页 |
·不同前处理的枇杷叶中科罗索酸含量的比较 | 第34页 |
·一年中不同贮藏时间的枇杷叶中科罗索酸的含量分析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页 |
4 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枇杷叶中科罗索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37-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材料 | 第37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7页 |
·仪器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科罗索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39-44页 |
·溶剂种类对提取科罗索酸的影响 | 第39页 |
·溶剂浓度对提取科罗索酸的影响 | 第39-40页 |
·粉碎程度对提取科罗索酸的影响 | 第40页 |
·提取次数对提取科罗索酸的影响 | 第40页 |
·料液比对提取科罗索酸的影响 | 第40-41页 |
·温度对提取科罗索酸的影响 | 第41页 |
·时间对提取科罗索酸的影响 | 第41-42页 |
·溶剂萃取法正交试验对科罗索酸的含量影响 | 第42-43页 |
·超声辅助提取法试验对科罗索酸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页 |
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枇杷叶中科罗索酸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 | 第45-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材料 | 第45页 |
·药品 | 第45页 |
·方法 | 第45-48页 |
·水洗方法 | 第45-46页 |
·大孔树脂柱分离法 | 第46页 |
·醇提水沉淀法 | 第46页 |
·活性炭脱色法 | 第46-47页 |
·石油醚脱色法 | 第47页 |
·硅胶柱色谱法 | 第47-48页 |
·检测分析方法 | 第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水洗后样品的科罗索酸分析 | 第48页 |
·大孔树脂分离后样品的科罗索酸分析 | 第48-50页 |
·水洗脱液样品的科罗索酸分析 | 第48-49页 |
·25%乙醇脱液样品的科罗索酸分析 | 第49页 |
·50%乙醇脱液样品的科罗索酸分析 | 第49页 |
·75%乙醇脱液样品的科罗索酸分析 | 第49页 |
·95%乙醇脱液样品的科罗索酸分析 | 第49-50页 |
·醇提水沉淀法后样品的科罗索酸分析 | 第50-51页 |
·活性炭脱色后样品的科罗索酸分析 | 第51页 |
·石油醚脱色后样品的科罗索酸分析 | 第51页 |
·硅胶柱色谱分离后样品的科罗索酸定性和定量分析 | 第51-53页 |
·硅胶柱色谱后样品中科罗索酸的定性分析 | 第51-52页 |
·硅胶柱色谱后样品中科罗索酸的定量分析 | 第52-53页 |
3 讨论 | 第53页 |
4 小结 | 第53-54页 |
全文总结 | 第54-56页 |
1、本文主要研究结果 | 第54-55页 |
2、本文创新之处 | 第55页 |
3、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