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广西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研究--以广西桂平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一、绪论第11-18页
 (一) 研究背景和缘由第11-12页
  1. 研究背景第11页
  2. 研究缘由第11-12页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三) 研究对象与选点理由第12-13页
  1. 研究对象第12页
  2. 选点理由第12-13页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1. 研究思路第13页
  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五) 研究创新之处第14页
 (六) 文献综述第14-16页
  1. 研究现状第14-15页
  2. 理论依据第15-16页
 (七)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二、广西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基本历程第18-23页
 (一)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基本历程第18-19页
  1. 电化教育前期阶段(20 世纪初期~70 年代中后期)第18页
  2. 电化教育后期阶段(20 世纪70 年代后期~90 年代前期)第18-19页
  3. 信息化教育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现在)第19页
 (二) 广西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基本历程第19-22页
  1. 电化教育的前期阶段(20 世纪初期~70 年代中后期)第19页
  2. 电化教育后期和信息技术初步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初期~90 年代前期)第19-21页
  3. 信息化教育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现在)第21-22页
 (三) 关于广西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思考第22-23页
  1. 善于抓住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第22页
  2. 教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第22页
  3. 以示范点带动周边学校协同发展第22-23页
三、广西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分析第23-46页
 (一) 硬件配置调查情况第23-24页
 (二) 教师问卷调查情况第24-39页
  1. 教师问卷调查的目的和问卷设计的依据第24页
  2. 被调查教师的分类情况第24-25页
  3. 教师问卷反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第25-39页
 (三) 学生问卷调查情况第39-44页
  1. 学生问卷调查的目的和问卷设计的依据第39页
  2. 被调查学生的分类情况第39页
  3. 学生问卷反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第39-44页
 (四) 访谈调查的情况第44-46页
  1. 访谈的目的、对象第44页
  2. 访谈反映的情况第44-46页
四、广西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46-55页
 (一) 调查揭示的问题第46-49页
  1. 硬、软件建设不平衡,设备利用率低第46-47页
  2. 重要性认识不足,目的不明确第47页
  3. 基础理论欠缺,重效应轻效果第47-48页
  4. 媒体技能薄弱,使用频率低第48页
  5.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高,教育信息化程度低第48-49页
  6. 师资培训薄弱第49页
 (二) 对问题根源的分析第49-55页
  1. 资金缺乏,管理不规范,资源缺乏整合第49-50页
  2. 内、外因素影响师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第50-51页
  3﹒培训不到位,观念不正确,影响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体系的掌握第51页
  4﹒媒体技能水平影响教师对教育技术的使用第51-52页
  5. 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影响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第52-53页
  6. 多种因素影响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成效第53-55页
五、提高广西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质量和效率的建议第55-62页
 (一) 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广西的借鉴第55-56页
 (二) 提高广西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质量和效率的建议第56-62页
  1. 加强硬、软件建设力度,满足教学需要第56-57页
  2. 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意识第57页
  3. 统筹兼顾,丰富教师教育技术知识体系第57-58页
  4. 加强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效率和效果第58-59页
  5. 采取激励措施,促进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第59页
  6. 加大师资培训工作的力度,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第59-62页
六、结语第62-64页
 (一) 研究结论第62页
 (二)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猎蝽科昆虫分类研究
下一篇: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