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概述 | 第9-12页 |
·目前的研究情况 | 第12-16页 |
·挪威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我国的研究情况 | 第13-16页 |
·基础工程中的塑性极限分析方法 | 第16-20页 |
·极限平衡法 | 第17页 |
·滑移线场法 | 第17-18页 |
·变分法 | 第18-19页 |
·上限与下限分析法 | 第19-20页 |
·最优化方法 | 第20-2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桶形基础模型实验研究 | 第23-35页 |
·概述 | 第23-24页 |
·桶形基础承载力的模型试验 | 第24-34页 |
·试验目的 | 第24页 |
·模型设计及试验土置备 | 第24-29页 |
·模型试验结果 | 第29-34页 |
·模型试验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桶形基础的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模型 | 第35-57页 |
·塑性极限荷载与极限分析理论 | 第35-36页 |
·上限法基本原理及其实施 | 第36-48页 |
·虚功率原理 | 第37-40页 |
·塑性变形区内部能量耗散功率的计算 | 第40-42页 |
·最小上限解的最优化方法 | 第42-48页 |
·上限法极限分析的实施程序 | 第48页 |
·软粘土中桶形基础结构的上限法极限分析模型 | 第48-55页 |
·破坏机制 | 第48-49页 |
·机动速度场的建立 | 第49-51页 |
·塑性耗散功率的计算 | 第51-55页 |
·最小上限解 | 第55页 |
·算例与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桶形基础三维有限元弹塑性数值模型 | 第57-70页 |
·概述 | 第57-58页 |
·滩海软粘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58-61页 |
·屈服准则 | 第58-60页 |
·流动法则 | 第60-61页 |
·加工硬化准则 | 第61页 |
·改进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的ANSYS二次开发 | 第61-66页 |
·ANSYS中经典D-P模型的实现 | 第61-63页 |
·修正D-P模型的ANSYS二次开发 | 第63-65页 |
·接触边界的处理 | 第65-66页 |
·基于弹塑性问题的增量有限元形式 | 第66-69页 |
·弹塑性问题的增量方程 | 第66-67页 |
·增量有限元的形式 | 第67-68页 |
·土体单元形式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桶形基础的有限元数值计算 | 第70-97页 |
·概述 | 第70页 |
·软土中桶形基础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第70-78页 |
·有限元模型计算范围及边界约束 | 第70-71页 |
·单元类型及不同类型单元之间的耦合处理 | 第71-72页 |
·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第72-73页 |
·有限元弹塑性模型的验证 | 第73-78页 |
·桶形基础几何特性参数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78-90页 |
·桶形基础几何特性参数对竖向承载力的影响 | 第78-82页 |
·桶形基础几何特性参数对水平承载力的影响 | 第82-90页 |
·水平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的变位和土压力 | 第90-96页 |
·水平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的变位 | 第90-94页 |
·极限水平荷载时桶形基础的转角 | 第94页 |
·水平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的土压力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六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桶型基础结构的优化数学模型 | 第97-111页 |
·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和一般设计步骤 | 第97-101页 |
·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97-99页 |
·结构优化设计的步骤 | 第99-101页 |
·横向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101-103页 |
·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 | 第101-102页 |
·约束条件 | 第102页 |
·桶形基础结构的最优化数学模型 | 第102-103页 |
·随机行走法(RANDOM WALK METHOD) | 第103-105页 |
·桶形基础结构非线性弹簧元数值分析模型 | 第105-108页 |
·程序与算例 | 第108-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结论 | 第111-112页 |
·展望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摘要 | 第126-129页 |
ABSTRACT | 第129-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