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16-22页 |
| ·岩体质量分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划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38]) | 第20-21页 |
| ·卡方检验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3页 |
| ·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 第二章 长白山龙门峰地区地质环境特征 | 第26-46页 |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6-28页 |
| ·气象与水文条件 | 第28-30页 |
| ·气象 | 第28-29页 |
| ·水文 | 第29-30页 |
| ·地形地貌 | 第30-32页 |
| ·崩塌崖 | 第30-31页 |
| ·倒石堆裙 | 第31-32页 |
| ·地层岩性 | 第32-41页 |
| ·地质构造 | 第41-42页 |
| ·地震 | 第42-43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43-46页 |
| ·松散岩类孔隙水 | 第43页 |
| ·面状裂隙水 | 第43-44页 |
| ·脉状裂隙水 | 第44-46页 |
| 第三章 长白山龙门峰地区岩体结构特征 | 第46-58页 |
| ·长白山龙门峰岩体(石)物理、力学性质 | 第46-53页 |
| ·龙门峰地区岩石的工程地质特征 | 第53页 |
| ·龙门峰地区岩体结构特征及崩塌危岩体的结构特征 | 第53-58页 |
| ·岩体结构特征 | 第53-55页 |
| ·崩塌危岩体的结构特征 | 第55-58页 |
| 第四章 卡方检验法对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的划分 | 第58-74页 |
| ·前言 | 第58-59页 |
| ·卡方检验介绍 | 第59-60页 |
| ·卡方检验法的应用 | 第60-72页 |
| ·计算实例 | 第62-66页 |
| ·统计均质区划分步骤 | 第66-68页 |
| ·第Ⅱ段~第Ⅴ段统计均质区的划分 | 第68-72页 |
| ·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基于概率统计可拓学分析法的岩体质量分析 | 第74-88页 |
| ·蒙特卡洛法(Monte Carlo method) | 第74-76页 |
| ·蒙特卡洛方法的基本思想 | 第74-75页 |
| ·蒙特卡洛模拟 | 第75页 |
| ·蒙特卡洛解题 | 第75-76页 |
| ·确立概率统计的可拓学分类方法评价模型 | 第76-78页 |
| ·确定经典域 | 第77页 |
| ·确定节域 | 第77页 |
| ·确定待评物元 | 第77-78页 |
| ·确定安全等级评价因素的关联度 | 第78页 |
| ·关于岩体质量 | 第78-79页 |
| ·工程实例分析 | 第79-83页 |
| ·关于指标及待评物元的选取 | 第79-80页 |
| ·项目数据归一化 | 第80-81页 |
| ·确定项目待评价物元经典域与节域 | 第81-83页 |
| ·最大概率值所属类别分析结果 | 第83-84页 |
| ·岩体质量分级与统计均质区的对应分析 | 第84-85页 |
| ·小结 | 第85-8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2页 |
| ·结论 | 第88-90页 |
| ·展望 | 第90-92页 |
| 附件 1 第四章程序 | 第92-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100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0-102页 |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