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作文论文

近八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及发展趋向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近八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研究第9-20页
 第一节 话题作文作为近八年高考作文主要命题形式的原因第9-10页
  一、历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概述第9页
  二、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长期作为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产生的弊端第9-10页
  三、话题作文成为近八年高考作文主要命题形式第10页
 第二节 话题作文的理论分析第10-13页
  一、话题作文的含义与题型结构第10-11页
  二、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区别第11-13页
 第三节 话题作文命题形式的创新价值第13-16页
  一、创建了一种极富时代特色的作文题型第13页
  二、创建并完善了“三自”模式第13-14页
  三、体现前所未有的人文关怀第14-16页
 第四节 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存在的弊端第16-20页
  一、背文套题,成为部分考生应试的捷径第16-17页
  二、把“淡化文体要求”误解为“淡化文体意识”第17页
  三、强调创新变成“标新立异”式胡乱编造第17-18页
  四、倾向“叙述”,使理性思维弱化第18-20页
第二章 高考作文命题发展趋向研究第20-30页
 第一节 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及对命题的导向第20-22页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要求第20-21页
  二、关注考纲变化第21页
  三、对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第21-22页
 第二节 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向第22-30页
  一、命题形式的多样化第22-25页
  二、命题取材的多元化第25-26页
  三、命题立意的多向性第26-28页
  四、开放与限制的最佳契合第28-30页
第三章 对作文教学的启示第30-36页
 第一节 把握作文的本质第30-32页
  一、作文的目的性和体验性第30-31页
  二、作文的创造性第31页
  三、作文的日常性第31-32页
  四、作文新思想第32页
 第二节 强化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第32-33页
 第三节 通过多种途径重积累,练提高第33-36页
  一、培养思辨、创新能力第33-34页
  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丰富素材储备第34页
  三、强化文体,分点训练第34-36页
结束语第36-37页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第37-41页
附录第41-48页
 [附1]1999-200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第41-45页
 [附2]2004-2006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第45-46页
 [附3]1985-2006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50Ni50形状记忆合金丝在驱动原件上的应用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ADSP-TS201的雷达信号处理器设计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