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当下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垄断现象与分类 | 第11-20页 |
第一节 垄断的界定与分类 | 第11-15页 |
第二节 经济性垄断 | 第15-16页 |
第三节 行政性垄断 | 第16-19页 |
第四节 行业性垄断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反垄断立法的价值目标 | 第20-34页 |
第一节 国外反垄断法价值目标之检讨 | 第20-25页 |
一、美国反垄断法价值目标的变迁 | 第20-23页 |
二、欧盟竞争法的价值目标 | 第23页 |
三、日本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我国反垄断法价值目标的确立基础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我国反垄断立法的价值目标 | 第26-34页 |
一、反对和瓦解行政性垄断 | 第26-30页 |
二、公平价值 | 第30页 |
三、社会整体效益 | 第30-34页 |
第三章 我国《反垄断法》立法体制与特点 | 第34-63页 |
第一节 我国反垄断立法的进程 | 第34-39页 |
第二节 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度架构及特点 | 第39-47页 |
一、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模式 | 第39页 |
二、我国反垄断法上垄断认定的原则 | 第39-42页 |
三、我国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 | 第42-46页 |
四、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机构的设置及特点 | 第47-63页 |
一、反垄断法之前有关反垄断执法机关的规定 | 第48-50页 |
二、目前有关我国反垄断法主管机关设计的设想 | 第50-55页 |
三、对已有行政机关承担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职能的构想的思考 | 第55-59页 |
四、应当设立专门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 | 第59-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详细摘要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