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持续创新系统主导力的培育及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相关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及理论框架 | 第10-11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36页 |
·关于创新的内涵及创新理论的发展 | 第12-17页 |
·创新的涵义 | 第12-14页 |
·创新类型的划分 | 第14-17页 |
·关于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成果 | 第17-29页 |
·创新行为的系统性的形成和发展 | 第18-19页 |
·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 | 第19-22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 第22-26页 |
·企业创新系统 | 第26-28页 |
·持续创新系统及持续创新系统主导力 | 第28-29页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9-35页 |
·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9-31页 |
·阿里·德赫斯对长寿公司的研究 | 第31页 |
·柯林斯和波拉斯关于企业长盛不哀的研究 | 第31-33页 |
·乔龙宝关于企业长寿战略的研究 | 第33页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小结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企业持续创新系统理论 | 第36-45页 |
·企业创新系统特征分析 | 第36-37页 |
·企业持续创新行为 | 第37-38页 |
·企业持续创新系统 | 第38-39页 |
·企业持续创新系统函数 | 第39-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企业持续创新系统主导力 | 第45-79页 |
·企业持续创新系统主导力的定义 | 第45页 |
·企业符号价值的消费、生产与维系 | 第45-53页 |
·消费“符号价值” | 第45-48页 |
·生产“符号价值” | 第48-50页 |
·企业符号价值 | 第50-51页 |
·企业符号价值的维系与提升 | 第51-53页 |
·企业持续创新主导力的要素组成及其系统特征 | 第53-59页 |
·企业持续创新主导力的要素组成 | 第54-58页 |
·企业持续创新主导力的特征 | 第58-59页 |
·企业持续创新系统生命周期与持续创新主导力 | 第59-66页 |
·企业持续创新系统生命历程的划分 | 第59-60页 |
·创业初期企业创新主导力 | 第60-62页 |
·连续创新期创新主导力 | 第62-64页 |
·创新间断期创新主导力 | 第64-66页 |
·企业创新主导力的功能—推动企业动能与势能的转化 | 第66-70页 |
·企业动能、势能概念的引入 | 第67页 |
·创新主导力的功能 | 第67-70页 |
·企业创新主导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第70-78页 |
·核心竞争力 | 第70-73页 |
·持续创新主导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区别与联系 | 第73-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持续创新系统主导力的培育 | 第79-96页 |
·创新力的培育 | 第79-81页 |
·创新主导力的培育 | 第81-95页 |
·创业初期——创新动力与企业文化的转化 | 第81-87页 |
·连续创新期——创新凝聚力的形成 | 第87-91页 |
·创新间断期——创新控制力的把握 | 第91-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持续创新系统主导力的熵评价模型 | 第96-111页 |
·熵的概念引入 | 第96-102页 |
·熵的概念 | 第96-97页 |
·创新系统熵概念的建立 | 第97-102页 |
·熵评价模型 | 第102-105页 |
·熵及其性质 | 第102-104页 |
·建模过程 | 第104-105页 |
·企业持续创新主导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 第105-110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06页 |
·评价专家及样本的选取 | 第106-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结论 | 第111-114页 |
1.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112页 |
2.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2页 |
3.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4页 |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