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概念设计内涵 | 第9-12页 |
1-1-1 概念设计理论 | 第9-10页 |
1-1-2 概念设计方法 | 第10-11页 |
1-1-3 概念设计现存主要问题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1-3-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概念设计理论和方法 | 第16-26页 |
§2-1 引言 | 第16-17页 |
§2-2 概念设计理论及方法概述 | 第17-23页 |
2-2-1 质量功能布置(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 第17-19页 |
2-2-2 设计结构矩阵( DSM:Design Structure Matrix) | 第19-21页 |
2-2-3 公理设计方法(AD:Axiomatic Design) | 第21-23页 |
§2-3 概念设计过程建模 | 第23-25页 |
2-3-1 建模语言 | 第24页 |
2-3-2 概念设计过程建模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通口本体知识库的建立 | 第26-35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通口本体的基础知识 | 第26-29页 |
3-2-1 本体的概念 | 第26-27页 |
3-2-2 通口本体的定义 | 第27-29页 |
§3-3 通口本体知识库的建立 | 第29-34页 |
3-3-1 通口本体知识库 | 第29-30页 |
3-3-2 通口本体规则库 | 第30-31页 |
3-3-3 通口本体相容性规则 | 第31-32页 |
3-3-4 液体混合容器元件库的建立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通口本体矩阵建模 | 第35-43页 |
§4-1 图论简介 | 第35-37页 |
4-1-1 图论的概念 | 第35-36页 |
4-1-2 图论的矩阵表达 | 第36-37页 |
4-1-3 关联矩阵求解 | 第37页 |
§4-2 通口本体关联矩阵建模 | 第37-42页 |
4-2-1 通口属性 | 第37-39页 |
4-2-2 通口本体建模框架 | 第39-40页 |
4-2-3 通口本体矩阵建模过程 | 第40-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方案产生 | 第43-53页 |
§5-1 遗传算法概述 | 第43-45页 |
§5-2 基于遗传算法的关联矩阵变换及操作 | 第45-50页 |
5-2-1 选择 | 第45-46页 |
5-2-2 交叉 | 第46-48页 |
5-2-3 变异 | 第48-50页 |
§5-3 多方案选择及评价 | 第50-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原型系统建立 | 第53-64页 |
§6-1 Protégé本体建模软件 | 第53-56页 |
§6-2 通口本体原型系统实现 | 第56-59页 |
§6-3 应用实例---液体混合容器 | 第59-6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