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一般效力研究
论文创新点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6页 |
引论 | 第16-26页 |
一、 研究的国内外背景 | 第16-17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20页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20-21页 |
四、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五、 结构与内容 | 第23-26页 |
第一章 知识产权一般效力的理论体系构建 | 第26-55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一般效力的理论根据 | 第26-30页 |
一、 法律效力基本理论 | 第26-27页 |
二、 民法效力基本理论 | 第27-30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一般效力的内涵与特征 | 第30-39页 |
一、 知识产权效力问题的研究状况 | 第30-32页 |
二、 知识产权一般效力的内涵 | 第32-34页 |
三、 知识产权一般效力的特征 | 第34-36页 |
四、 知识产权特征与知识产权效力的关系 | 第36-39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一般效力的构成 | 第39-45页 |
一、 知识产权一般效力的构成根据 | 第39-41页 |
二、 知识产权一般效力的构成内容 | 第41-44页 |
三、 知识产权权能与知识产权一般效力构成 | 第44-45页 |
第四节 影响知识产权效力内容变化的要素 | 第45-54页 |
一、 知识产权权利体系扩张的影响 | 第45-47页 |
二、 知识产权客体属性的影响 | 第47-50页 |
三、 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国际化的影响 | 第50-52页 |
四、 信息技术应用与普及的影响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二章 知识产权控制效力 | 第55-95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控制效力及其相关范畴 | 第55-59页 |
一、 独占性支配与控制性支配 | 第55-56页 |
二、 知识产权控制效力的内涵 | 第56-58页 |
三、 知识产权专有性与控制效力 | 第58-59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控制效力的内容 | 第59-74页 |
一、 知识产权控制效力作用的客体范围 | 第59-65页 |
二、 知识产权客体的控制方式 | 第65-68页 |
三、 知识产权控制效力作用的空间范围 | 第68-74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控制效力的限制 | 第74-93页 |
一、 控制效力限制与权利限制的理论 | 第74-75页 |
二、 控制效力受到的认识理念限制 | 第75-78页 |
三、 控制客体范围的制度限制 | 第78-81页 |
四、 知识产权控制方式的制度限制 | 第8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三章 知识产权排他效力 | 第95-109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排他效力与理论价值 | 第95-100页 |
一、 物权排他效力理论及其启示 | 第95-97页 |
二、 知识产权排他效力的内涵 | 第97-98页 |
三、 知识产权排他效力揭示之理论价值 | 第98-100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排他效力内容的类型化 | 第100-104页 |
一、 同类权利取得或设定的排他力 | 第101-102页 |
二、 不同种类权利取得或设定环节的相互排他力 | 第102-103页 |
三、 各类权利行使时具有的排他力 | 第103-104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排他效力的制度化实现 | 第104-108页 |
一、 专利权排他效力的制度化实现 | 第104-106页 |
二、 商标权排他效力的制度化实现 | 第106-107页 |
三、 著作权排他效力的制度化实现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四章 知识产权时间效力 | 第109-144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时间效力的理论分析 | 第109-122页 |
一、 民法中的时间效力理论 | 第109-112页 |
二、 知识产权时间效力及相关范畴 | 第112-114页 |
三、 知识产权时间效力规范内容的比较分析 | 第114-119页 |
四、 知识产权时间效力期间的特征 | 第119-122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时间效力的内容 | 第122-131页 |
一、 知识产权时间效力的起算与消灭 | 第122-126页 |
二、 知识产权时间效力与期限利益 | 第126-129页 |
三、 知识产权时间效力的分类 | 第129-131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时间效力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 第131-143页 |
一、 建立知识产权时间效力制度的合理性依据 | 第131-135页 |
二、 知识产权时间效力制度内容设计的合理性 | 第135-138页 |
三、 知识产权时间效力期间长度的合理性 | 第138-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143-144页 |
第五章 知识产权地域效力 | 第144-169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地域效力的含义、类型化与依据 | 第144-153页 |
一、 知识产权地域效力含义之辨析 | 第144-147页 |
二、 知识产权地域效力内容之类型化 | 第147-151页 |
三、 知识产权地域效力产生与存在的依据 | 第151-153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域外效力的内涵、类型化与扩张 | 第153-160页 |
一、 知识产权的域外效力的内涵与本质 | 第153-154页 |
二、 知识产权域外效力之类型化分析 | 第154-157页 |
三、 知识产权域外效力存在与扩张之正当性 | 第157-160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地域效力与域外效力关系的衡平 | 第160-167页 |
一、 国际条约适用中二者关系的衡平 | 第160-163页 |
二、 知识产权权利穷竭原则适用中的二者关系衡平 | 第163-166页 |
三、 跨国知识产权滥用过程中的二者关系衡平 | 第166-167页 |
本章小结 | 第167-169页 |
第六章 知识产权请求权效力 | 第169-195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请求权效力的内涵与性质 | 第169-178页 |
一、 请求权基本理论与物权请求权理论 | 第169-171页 |
二、 知识产权请求权存在的根据 | 第171-175页 |
三、 知识产权请求权的内涵 | 第175-176页 |
四、 知识产权请求权的性质 | 第176-178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请求权效力的内容 | 第178-190页 |
一、 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的研究观点评析 | 第178-180页 |
二、 知识产权请求权的内容构成 | 第180-187页 |
三、 知识产权请求权与消灭时效 | 第187-190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请求权效力的限制 | 第190-193页 |
一、 基础权利要素对知识产权请求权的限制 | 第190-191页 |
二、 时间效力对知识产权请求权的限制 | 第191页 |
三、 抗辩权对知识产权请求权的限制 | 第191-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193-195页 |
结语 | 第195-20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0-21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214-215页 |
后记 | 第215-216页 |
附件 | 第216-2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