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工艺流程优化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来源及工作任务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0页 |
·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生活垃圾综合分选系统现状与趋势 | 第13-22页 |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 第13-17页 |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 | 第13-14页 |
·城市生活垃圾危害 | 第14-15页 |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 | 第15-17页 |
·生活垃圾综合分选的发展 | 第17-21页 |
·垃圾综合分选的目的及重要性 | 第17-18页 |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分选现状 | 第18-19页 |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分选发展 | 第19页 |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主要的分选技术与设备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绵阳市生活垃圾组分分析 | 第22-39页 |
·垃圾样本的采集方法 | 第22页 |
·样本分选设备 | 第22-23页 |
·样本分选方案 | 第23-25页 |
·样本数据的分析 | 第25-36页 |
·垃圾取样量及样本容重分析 | 第25-26页 |
·粒度>200mm 的垃圾组分分析 | 第26-28页 |
·粒度120 ~200mm 的垃圾组分分析 | 第28-29页 |
·粒度80 ~120mm 的垃圾组分分析 | 第29-30页 |
·粒度40 ~80mm 的垃圾组分分析 | 第30-32页 |
·粒度10 ~40mm 的垃圾组分分析 | 第32-34页 |
·粒度<10mm 的垃圾组分分析 | 第34-35页 |
·各粒度等级的垃圾质量分布 | 第35页 |
·绵阳市城市生活垃圾组分 | 第35-36页 |
·垃圾分选适用技术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绵阳市垃圾综合处理厂分选系统现状分析 | 第39-47页 |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概况 | 第39页 |
·当前分选系统工艺 | 第39-41页 |
·分选系统当前问题的提出 | 第41-42页 |
·当前分选系统问题调查 | 第42-46页 |
·系统生产能力调查 | 第42-44页 |
·资源回收效率调查 | 第44页 |
·填埋物料问题调查 | 第44-45页 |
·发酵物料问题调查 | 第45页 |
·焚烧物料问题调查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综合分选系统优化 | 第47-79页 |
·分选系统程序分析法 | 第47-49页 |
·程序分析法内容 | 第47-48页 |
·程序分析法步骤 | 第48-49页 |
·分选系统优化步骤 | 第49页 |
·分选系统问题原因分析 | 第49-55页 |
·系统生产能力问题分析 | 第49-51页 |
·资源回收效率问题分析 | 第51-52页 |
·填埋物料问题分析 | 第52-53页 |
·焚烧物料问题分析 | 第53-54页 |
·发酵物料问题分析 | 第54-55页 |
·分选系统工艺优化分析 | 第55-62页 |
·原分选工艺流程分析 | 第55-56页 |
·大物料手选工序 | 第56-58页 |
·滚筒筛筛分工序分析 | 第58-59页 |
·人工手选工序分析 | 第59-60页 |
·填埋物料输送工序分析 | 第60-61页 |
·垃圾粒度分级优化分析 | 第61-62页 |
·分选工艺优化可行方案 | 第62-72页 |
·分选系统优化方案一 | 第63-66页 |
·分选系统优化方案二 | 第66-69页 |
·分选系统优化方案三 | 第69-72页 |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 第72-76页 |
·评判对象 | 第72页 |
·评判因素 | 第72-73页 |
·评分因素权重以及评分结果 | 第73页 |
·隶属函数 | 第73-74页 |
·模糊评判矩阵 | 第74-75页 |
·矩阵复合 | 第75页 |
·总评分值 | 第75-76页 |
·优化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9-83页 |
·总结 | 第79页 |
·展望 | 第79-83页 |
·垃圾分选管理 | 第80-81页 |
·垃圾源头分类回收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