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s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理论框架及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比较优势理论的回顾 | 第11-12页 |
·比较优势理论引入农业 | 第12-13页 |
·农业比较优势测度方法述评及相关研究结果综述 | 第13-16页 |
·传统比较优势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 第16-17页 |
·能值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在本文中的应用意义 | 第17-25页 |
·能量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 | 第17-18页 |
·能值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8-2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范围和案例地点选择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研究方法选择 | 第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吉林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的能值分析 | 第28-38页 |
·研究区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吉林省三大粮食作物之间的能值比较分析 | 第33-38页 |
·吉林省玉米、大豆、水稻生产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吉林省玉米、大豆、水稻生产的能值指标分析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吉林省及各农业生态区典型县域三大粮食作物系统能值分析 | 第38-57页 |
·汪清、舒兰、公主岭和大安玉米生产系统的能值比较分析 | 第41-45页 |
·玉米生产系统能值投入结构比较分析 | 第41-43页 |
·玉米生产系统的能值指标比较分析 | 第43-45页 |
·汪清、舒兰、公主岭大豆生产系统的能值比较分析 | 第45-49页 |
·大豆生产系统能值投入结构比较 | 第47-48页 |
·大豆生产系统的能值指标比较 | 第48-49页 |
·汪清、舒兰、公主岭水稻生产系统的能值比较分析 | 第49-57页 |
·水稻生产系统能值投入结构比较 | 第52-53页 |
·水稻生产系统的能值指标比较 | 第53-57页 |
第四章 吉林省不同农业生态区典型县域三大作物生产发展与比较优势分析 | 第57-68页 |
·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情况 | 第57-62页 |
·玉米 | 第57-58页 |
·大豆 | 第58-60页 |
·水稻 | 第60-62页 |
·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基于能值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62-68页 |
·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62-64页 |
·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64-65页 |
·水稻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65-68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讨论及对策建议 | 第68-72页 |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讨论 | 第69-71页 |
·对策建议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