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刀党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 第12-13页 |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对象 | 第12页 |
·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 第12-13页 |
·党参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性状及显微评价研究 | 第13-15页 |
·化学组分评价研究 | 第15-18页 |
·指纹图谱评价研究 | 第18页 |
·党参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2 立题依据 | 第19-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供试材料采集与处理 | 第20-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材料采集 | 第20-21页 |
·样品处理 | 第21-22页 |
·药品、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3-28页 |
·性状考察 | 第23页 |
·灰分检查 | 第23页 |
·浸出物测定 | 第23页 |
·化学成分测定 | 第23-26页 |
·九寨刀党指纹图谱研究 | 第26-2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8-78页 |
·九寨刀党生产现状 | 第28-30页 |
·种植区自然概况 | 第28页 |
·生产技术 | 第28-30页 |
·九寨刀党性状特征 | 第30-33页 |
·不同生长年限九寨刀党外观性状 | 第30-31页 |
·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外观性状 | 第31-32页 |
·九寨刀党等级划分 | 第32-33页 |
·九寨刀党灰分特征研究 | 第33-35页 |
·不同生长年限九寨刀党灰分特征 | 第33页 |
·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灰分特征 | 第33-34页 |
·不同干燥方式对九寨刀党灰分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九寨刀党醇溶性浸出物特征研究 | 第35-37页 |
·不同生长年限九寨刀党醇溶性浸出物特征 | 第35-36页 |
·不同种植区刀党浸出物含量特征 | 第36页 |
·不同干燥方式对九寨刀党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九寨刀党大类成分含量特征研究 | 第37-47页 |
·九寨刀党总皂苷超声提取条件优化 | 第37-40页 |
·九寨刀党多糖超声提取条件优化 | 第40-45页 |
·九寨刀党总皂苷及多糖含量分析 | 第45-47页 |
·九寨刀党氨基酸含量特征研究 | 第47-55页 |
·氨基酸种类 | 第47页 |
·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及其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 | 第47-49页 |
·必需氨基酸比例与模式谱的比较 | 第49-52页 |
·味觉氨基酸含量 | 第52-54页 |
·党参氨基酸与常见果蔬氨基酸比较 | 第54-55页 |
·党参中特殊功效的氨基酸分析 | 第55页 |
·九寨刀党苍术内酯Ⅲ、党参炔苷含量特征研究 | 第55-59页 |
·条件与方法 | 第55-57页 |
·九寨刀党苍术内酯Ⅲ、党参炔苷含量特征 | 第57-59页 |
·九寨刀党指纹图谱评价 | 第59-63页 |
·样品制备方法优化 | 第59-60页 |
·色谱条件优化 | 第60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60-63页 |
·九寨刀党综合质量评价 | 第63-78页 |
·不同生长年限九寨刀党质量指标综合评价 | 第63-66页 |
·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综合质量评价 | 第66-75页 |
·不同干燥方式九寨刀党质量指标综合评价 | 第75-78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78-83页 |
·九寨刀党多糖、总皂苷超声提取条件优化 | 第78页 |
·九寨刀党氨基酸分析及营养价值初探 | 第78-79页 |
·九寨刀党商品药材产量与质量区域性特征 | 第79-81页 |
·九寨刀党质量评价体系建立 | 第81-83页 |
·主成分-聚类分析对九寨刀党质量评价的可靠性 | 第81-82页 |
·九寨刀党质量标准建立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录 | 第87-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