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FLP构建早美酥×八月红分子遗传图谱
1 引言 | 第1-16页 |
·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9页 |
·构建遗传图谱的分子标记 | 第9-11页 |
·AFLP技术 | 第9-11页 |
·RFLP标记 | 第11页 |
·RAPD标记 | 第11页 |
·SSR标记 | 第11页 |
·几种分子标记的比较 | 第11-12页 |
·AFLP技术在植物研究方面的应用 | 第12-13页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2页 |
·构建遗传图谱 | 第12页 |
·基因定位 | 第12-13页 |
·果树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在比较基因组学上的应用 | 第13页 |
·质量性状基因定位 | 第13-15页 |
·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3页 |
·材料 | 第16页 |
·供试材料 | 第16页 |
·主要试剂 | 第16页 |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方法 | 第16-23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6-17页 |
·模板DNA纯度与浓度检测 | 第17页 |
·DNA提取及检测试剂配制 | 第17-18页 |
·AFLP分子标记的银染程序 | 第18-20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及电泳 | 第20-22页 |
·结果统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6页 |
·模板DNA的纯度和质量 | 第23页 |
·AFLP体系反应结果 | 第23-24页 |
·作图群体亲本多态性的检测 | 第24-25页 |
·AFLP的银染结果 | 第25-26页 |
·AFLP扩增产物标记在F_1代的基因型分离情况 | 第26-27页 |
·AFLP标记在F_1代的分离方式 | 第27-29页 |
·符合孟德尔分离的标记 | 第27-29页 |
·异常分离标记 | 第29页 |
·偏孟德尔分离 | 第29页 |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29-36页 |
·1:1分离类型的标记 | 第29-31页 |
·3:1分离类型的标记 | 第31-36页 |
4 讨论 | 第36-40页 |
·高质量模板 DNA的制备 | 第36页 |
·影响银染效果的关键因素 | 第36页 |
·作图群体亲本的选择 | 第36-37页 |
·AFLP标记作图效率评价 | 第37页 |
·关于分子图谱与染色体关系的探讨 | 第37-38页 |
·关于偏分离现象 | 第38页 |
·遗传图谱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38-40页 |
5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作者简历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