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电力远动系统概述 | 第6页 |
·电力远动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 | 第6-8页 |
·电力远动系统发展趋势 | 第8-9页 |
·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9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9-10页 |
第二章 网络化电力远动系统基础一标准协议(规约)体系 | 第10-24页 |
·当前电力远动系统协议体系介绍 | 第10-11页 |
·IEC 6185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 第11-18页 |
·IEC 61850的主要思想 | 第11-12页 |
·IEC 61850的几个重要术语 | 第12-13页 |
·IEC 61850的应用、设备、通信视图 | 第13-16页 |
·ACSI到实际通信系统的映射 | 第16-17页 |
·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 | 第17-18页 |
·IEC 61970 | 第18-21页 |
·IEC 61970的参考模型 | 第18-19页 |
·公共信息模型CIM(IEC 61970第3xx部分) | 第19-20页 |
·组件接口规范CIS(IEC 61970第4xx部分) | 第20-21页 |
·CIS技术映射(IEC 61970第5xx部分) | 第21页 |
·IEC 61850与IEC 61970关系的讨论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电力远动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 第24-32页 |
·厂站端网络体系结构 | 第24-29页 |
·厂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模型 | 第24-26页 |
·符合IEC 61850功能模型的网络结构 | 第26-27页 |
·适合当前现状的网络结构设计 | 第27-29页 |
·星型连接的SDH远程通信网络 | 第29-30页 |
·调度端网络结构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开放式系统技术支持 | 第32-41页 |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 第32-35页 |
·XML文档和语法 | 第32-34页 |
·XML文档类型模式 | 第34-35页 |
·COM/DCOM技术 | 第35-38页 |
·OPC技术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开放式电力远动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 第41-47页 |
·远动软件体系结构的开放化要求 | 第41-42页 |
·电力远动系统开放式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 第42-45页 |
·基于IEC 61850的无缝通信 | 第42页 |
·变电站内软件体系结构 | 第42-44页 |
·调度中心软件体系结构 | 第44-45页 |
·体系结构模型的未来考虑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调度端图形平台设计与实现 | 第47-57页 |
·图形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47-48页 |
·各模块的功能定义 | 第48-49页 |
·图形平台的实现 | 第49-56页 |
·图形数据模型定义 | 第49-50页 |
·变电站模型实现 | 第50-52页 |
·拓扑结构的生成 | 第52-53页 |
·自定义的设备建模工具 | 第53-54页 |
·图形数据的XML存取 | 第54-55页 |
·图形与实时数据的交互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系统测试 | 第56-5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总结 | 第57-58页 |
·IEC 61850的发展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