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纳米结构ZrO2/SiO2的制备、组装机理及其超强酸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引言第11-12页
   ·纳米二氧化锆的制备方法第12-15页
     ·气相法第13页
     ·液相法第13-15页
     ·固相法第15页
   ·核-壳型复合粒子的制备第15-18页
     ·溶胶-凝胶法第15-16页
     ·自组装法第16-17页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第17页
     ·水热法第17页
     ·反胶束法第17-18页
   ·核-壳结构粒子的形成机理第18-19页
   ·自组装载体的选择与表面荷电机理第19-20页
   ·表面活性剂在自组装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性质第20-22页
   ·选题意义第22-23页
   ·研究方案第23-25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表征方法第24-25页
第2章 ZrO_2纳米粉体与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制备及其表征第25-35页
   ·引言第25页
   ·实验部分第25-27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5页
     ·纳米ZrO_2粉体的制备第25-26页
     ·固体超强酸的制备第26页
     ·硫(SO_3)含量的测定第26页
     ·表征方法第26-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4页
     ·Zr(OH)_4凝胶的热稳定性第27-28页
     ·纳米ZrO_2粒径及粒度分布表征第28-29页
     ·纳米ZrO_2的晶相结构第29-30页
     ·纳米级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的红外光谱研究第30-32页
     ·纳米级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中ZrO_2的结构第32-33页
     ·纳米级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的形貌表征第33页
     ·纳米级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样品的硫含量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纳米结构ZrO_2/SiO_2粒子的制备第35-46页
   ·引言第35页
   ·实验部分第35-36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35页
     ·纳米结构ZrO_2/SiO_2的制备第35-36页
     ·产物的表征和分析第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5页
     ·温度对溶胶性质的影响第36-37页
     ·酸度对溶胶性质的影响第37-38页
     ·冰醋酸对溶胶性质的影响第38-39页
     ·不同的自组装介质对ZrO_2壳层含量的影响第39-40页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ZrO_2壳层的影响第40-41页
     ·搅拌方式对纳米粒子表面形貌的影响第41-42页
     ·陈化时间对ZrO_2壳层的影响第42页
     ·搅拌方式对纳米结构ZrO_2/SiO_2粒子中锆含量的影响第42-44页
     ·组装层数对壳层表面结构的影响第44-45页
     ·纳米结构ZrO_2/SiO_2比表面的测定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ZrO_2纳米粒子在SiO_2微球表面组装机理的研究第46-56页
   ·引言第46页
   ·实验部分第46-48页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6页
     ·载体表面的预处理第46页
     ·十二烷基硫酸钠临界胶团浓度的测定第46-47页
     ·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在纳米结构ZrO_2/SiO_2表面吸附量的测定第47页
     ·锆溶胶ζ电位及等电点的测定第47-48页
     ·接触角的测定第4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55页
     ·锆溶胶ζ电位及其等电点的测定第48-49页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团浓度第49页
     ·十二烷基硫酸钠在ZrO_2/SiO_2上的吸附等温线第49-53页
     ·接触角分析第53-54页
     ·红外图谱分析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纳米结构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SiO_2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第56-69页
   ·引言第56页
   ·实验部分第56-58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56页
     ·纳米结构SO_4~(2-)-ZrO_2/SiO_2超强酸的制备第56-57页
     ·纳米结构SO_4~(2-)-ZrO_2/SiO_2超强酸酸强度表征第57页
     ·纳米结构SO_4~(2-)-ZrO_2/SiO_2超强酸物相表征第57页
     ·纳米结构SO_4~(2-)-ZrO_2/SiO_2超强酸热稳定性表征第57页
     ·纳米结构SO_4~(2-)-ZrO_2/SiO_2超强酸硫含量表征第57页
     ·纳米结构SO_4~(2-)-ZrO_2/SiO_2超强酸催化性能的评价第57-58页
     ·催化产物的GC表征第5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8-68页
     ·纳米结构SO_4~(2-)-ZrO_2/SiO_2超强酸的酸强度第58页
     ·纳米结构SO_4~(2-)-ZrO_2/SiO_2超强酸XRD表征第58-60页
     ·纳米结构SO_4~(2-)-ZrO_2/SiO_2超强酸TG表征第60-61页
     ·纳米结构SO_4~(2-)-ZrO_2/SiO_2超强酸EDS测定第61页
     ·纳米结构SO_4~(2-)-ZrO_2/SiO_2超强酸催化性能的评价第61-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6章 结论第69-71页
   ·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第69-70页
   ·仍存在的问题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下一篇:网络化电力远动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及调度端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