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民族及民间药用蛇葡萄属植物应用概况 | 第10-11页 |
·蛇葡萄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蛇葡萄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2. 蛇葡萄属植物开发应用概况 | 第14页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分离与结构分析 | 第16-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主要试剂 | 第16页 |
·主要器材 | 第16-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藤茶中组分的测定 | 第17页 |
·响应面分析 | 第17-18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17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17-18页 |
·二水平实验设计 | 第18页 |
·响应面分析实验 | 第18页 |
·二氢杨梅素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18-19页 |
·结构分析 | 第19页 |
·紫外—可见光谱扫描 | 第1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19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19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31页 |
·藤茶中基本组分测定结果 | 第19-20页 |
·响应面分析实验 | 第20-27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20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20-22页 |
·乙醇浓度的选择 | 第20页 |
·料液比的选择 | 第20-21页 |
·浸提时间的选择 | 第21页 |
·温度因素的选择 | 第21-22页 |
·pH值的选择 | 第22页 |
·二水平实验结果 | 第22-23页 |
·响应值结果 | 第22-23页 |
·各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 | 第23页 |
·响应面实验分析结果 | 第23-27页 |
·响应值结果 | 第23-24页 |
·回归方程 | 第24页 |
·回归方程及各项的方差分析结果 | 第24-25页 |
·回归方程的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二氢杨梅素的分离纯化结果 | 第27-28页 |
·结构分析 | 第28-31页 |
·UV—Vis分析 | 第28-29页 |
·IR分析 | 第29-30页 |
·HPLC分析 | 第30-31页 |
3. 讨论 | 第31页 |
4. 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二氢杨梅素降血糖的功能研究 | 第33-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3-34页 |
·实验药品 | 第33-34页 |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35页 |
·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4页 |
·二氢杨梅素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第34-35页 |
·观察指标与方法 | 第35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二氢杨梅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第35页 |
·二氢杨梅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胸腺、肝、脾和肾的影响 | 第35-36页 |
·二氢杨梅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脂的影响 | 第36-37页 |
·二氢杨梅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37页 |
3 讨论 | 第37-39页 |
·降血糖作用 | 第37-38页 |
·降血脂作用 | 第38页 |
·提高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 第38-39页 |
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二氢杨梅素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40-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材料 | 第41-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主要仪器 | 第41-42页 |
·方法 | 第42-44页 |
·二氢杨梅素对轻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42页 |
·二氢杨梅素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 | 第42页 |
·二氢杨梅素对小鼠红细胞自氧化溶血的影响 | 第42页 |
·二氢杨梅素对小鼠红细胞自氧化溶血时丙二醛(MDA)生成的影响 | 第42页 |
·二氢杨梅素对H_2O_2导致红细胞溶血的影响 | 第42-43页 |
·二氢杨梅素对小鼠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生成的影响 | 第43页 |
·二氢杨梅素对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的影响 | 第43页 |
·二氢杨梅素对小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第43-44页 |
·二氢杨梅素抗油脂氧化的功能研究 | 第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2页 |
·二氢杨梅素对经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44-45页 |
·二氢杨梅素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 | 第45页 |
·二氢杨梅素对红细胞溶血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二氢杨梅素对红细胞自氧化溶血时丙二醛(MDA)生成的影响 | 第46-47页 |
·二氢杨梅素对H_2O_2导致红细胞溶血的影响 | 第47页 |
·二氢杨梅素对肝匀浆自发性生成MDA的影响 | 第47-48页 |
·二氢杨梅素对Vc-Fe~(2+)诱导肝线粒体肿胀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二氢杨梅素对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第49页 |
·二氢杨梅素抗油脂氧化作用 | 第49-52页 |
·二氢杨梅素对植物油的抗氧化作用 | 第49-50页 |
·二氢杨梅素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 | 第50-51页 |
·不同增效剂对二氢杨梅素抗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3 讨论 | 第52-53页 |
4. 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