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商业银行制度的理论概述 | 第8-16页 |
1.1 制度的含义 | 第8页 |
1.2 商业银行制度的定义、构成、基本功能与目标 | 第8-10页 |
1.2.1 商业银行制度的定义 | 第8-9页 |
1.2.2 商业银行制度构成 | 第9页 |
1.2.3 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功能 | 第9-10页 |
1.2.4 商业银行制度目标 | 第10页 |
1.3 商业银行制度的国际考察 | 第10-16页 |
1.3.1 商业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国际考察 | 第10-11页 |
1.3.2 商业银行和企业关系的国际考察 | 第11-12页 |
1.3.3 商业银行自身产权制度的国际考察 | 第12-14页 |
1.3.4 商业银行组织制度的国际考察 | 第14-15页 |
1.3.5 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的国际考察 | 第15-16页 |
第2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的变迁 | 第16-23页 |
2.1 制度变迁的含义 | 第16页 |
2.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的变迁历程 | 第16-18页 |
2.2.1 建国初期的银行体系 | 第16页 |
2.2.2 高度集中的银行体系 | 第16-17页 |
2.2.3 专业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期 | 第17-18页 |
2.2.4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制度的过渡 | 第18页 |
2.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特征 | 第18-20页 |
2.3.1 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转轨性或过渡性 | 第18-19页 |
2.3.2 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革 | 第19页 |
2.3.3 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革是一种渐进式制度变革 | 第19-20页 |
2.3.4 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革依赖并滞后于经济制度变革 | 第20页 |
2.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现状概况 | 第20-23页 |
2.4.1 宏观角度:国有商业银行外部的制度安排 | 第20-21页 |
2.4.2 微观角度: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制度安排 | 第21-23页 |
第3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风险 | 第23-43页 |
3.1 制度风险的含义、特点及其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的比较 | 第23-24页 |
3.1.1 国有商业银行制度风险的含义 | 第23页 |
3.1.2 国有商业银行制度风险的特点 | 第23-24页 |
3.1.3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的比较 | 第24页 |
3.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风险的特殊性 | 第24-26页 |
3.2.1 风险的集中性 | 第25页 |
3.2.2 风险的累积性 | 第25页 |
3.2.3 风险的隐蔽性 | 第25-26页 |
3.2.4 风险的行政性和体制性 | 第26页 |
3.2.5 风险的潜在性 | 第26页 |
3.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风险的制度性根源 | 第26-43页 |
3.3.1 外部制度根源 | 第26-33页 |
3.3.2 内部制度根源 | 第33-43页 |
第4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风险管理及控制机制 | 第43-58页 |
4.1 国有商业银行外部制度设计 | 第43-48页 |
4.1.1 理顺政府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 | 第43-47页 |
4.1.2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新型银企关系 | 第47-48页 |
4.2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制度设计 | 第48-58页 |
4.2.1 产权制度的改革 | 第48-50页 |
4.2.2 组织制度的重新调整 | 第50-53页 |
4.2.3 经营制度逐步由分业向混业过渡 | 第53-54页 |
4.2.4 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 第54-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