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与框架 | 第12-14页 |
第2章 公共领域寻租成因与影响分析 | 第14-22页 |
·从国有产权的角度分析 | 第14-17页 |
·产权界定的相对性 | 第14-15页 |
·我国公共产权中的租金与寻租 | 第15-17页 |
·从政府公共行为的角度分析 | 第17-20页 |
·政府公共行为的动机 | 第18页 |
·政府的职责 | 第18-19页 |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 | 第19-20页 |
·政府的约束机制 | 第20页 |
·公共寻租的影响 | 第20-22页 |
·对经济的影响 | 第20-21页 |
·对政治的影响 | 第21页 |
·对文化道德的影响 | 第21-22页 |
第3章 寻租治理与公共权力的分配 | 第22-33页 |
·寻租治理的障碍 | 第22-23页 |
·渐进式改革与寻租治理 | 第23-24页 |
·经济学上的寻租治理 | 第24-26页 |
·我国公共权力分配的法律缺失 | 第26-28页 |
·公共权力分配失当的原因 | 第26-27页 |
·控制公共权力的法律化 | 第27-28页 |
·法律治理公共寻租的优势 | 第28-29页 |
·我国公共权力再分配的法律化 | 第29-33页 |
·政治权力的内部分工 | 第29-30页 |
·增强经济权力的作用 | 第30-31页 |
·权力主体的多样化 | 第31-33页 |
第4章 治理公共寻租法律机制的建立 | 第33-44页 |
·来自宪法的支持:经济宪政 | 第33-35页 |
·治理权力寻租的基本原则:行政权不得营利 | 第35-36页 |
·公共产权制度的改革:主体多元与界定严格 | 第36-41页 |
·公共产权主体多元化 | 第37-38页 |
·政府产权严格界定 | 第38-39页 |
·我国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向 | 第39-41页 |
·公共寻租法律治理的个案分析:政府采购中的公共寻租治理 | 第41-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