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酶制剂(酵素)论文

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基因共表达体系构建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半纤维素第13-15页
     ·半纤维素的来源第13页
     ·半纤维素的结构第13-14页
     ·半纤维素的应用第14页
     ·半纤维素的分离第14-15页
   ·半纤维素酶第15-20页
     ·甘露聚糖酶第15-18页
     ·木聚糖酶第18-20页
   ·共表达策略及共表达基因工程菌株研究进展第20-21页
     ·共表达策略第20页
     ·共表达策略在基因工程菌株中的应用第20-21页
   ·遗传工程受体菌株第21-22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B.SUBTILIS BE-91 的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基因共表达第23-40页
   ·材料和仪器第23-24页
     ·菌株和质粒第23页
     ·主要试剂第23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3-24页
     ·培养基第24页
   ·方法第24-31页
     ·引物设计第24-25页
     ·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基因的扩增第25-26页
     ·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共表达体系的构建第26-27页
     ·转化子筛选与鉴定第27-28页
     ·SDS-PAGE 分析第28-29页
     ·酶活力的测定第29-30页
     ·苎麻半纤维素的制备及酶解反应第30页
     ·超滤浓缩粗酶液第30页
     ·Sephadex G-100 葡聚糖凝胶层析第30-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7页
     ·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基因的扩增第31-32页
     ·转化子的筛选鉴定第32-33页
     ·SDS-PAGE 分析第33-34页
     ·胞内酶与胞外酶酶活力测定第34-35页
     ·发酵酶液水解苎麻半纤维素第35-36页
     ·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分离纯化第36-37页
   ·结论与讨论第37-40页
     ·结论第37-38页
     ·讨论第38-40页
第三章 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基因在 DCE-01 菌株中共表达第40-50页
   ·材料和方法第40-43页
     ·菌株和质粒第40页
     ·主要试剂第40-41页
     ·引物设计第41页
     ·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基因扩增第41页
     ·质粒载体的准备第41页
     ·感受态的制备第41-42页
     ·共表达体系的构建第42-43页
     ·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表达研究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基因的扩增第43-44页
     ·质粒载体的准备第44页
     ·转化子的筛选鉴定第44-46页
     ·SDS-PAGE 分析第46-47页
     ·酶活力测定第47-48页
   ·结论与讨论第48-50页
     ·结论第48页
     ·讨论第48-50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50-51页
   ·结论第50页
   ·讨论与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历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夷菌素产生菌遗传转化体系及功能基因研究
下一篇:茄子与绒毛状烟草microRNA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