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四川联通CDMA2000 1X 分组网网络规划 | 第11-20页 |
·网络的需求及其技术方案 | 第11页 |
·网络的功能结构设计 | 第11-15页 |
·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的功能 | 第11-12页 |
·归属地代理(HA)的功能 | 第12-13页 |
·AAA 服务器 | 第13-14页 |
·分组控制功能(PCF) | 第14页 |
·无线资源控制功能 | 第14页 |
·移动终端(MS) | 第14-15页 |
·网络将采用的网络技术 | 第15-20页 |
·简单IP 的网络结构 | 第15-16页 |
·移动IP 的网络结构 | 第16-17页 |
·移动IP 和简单IP 两种方案比较 | 第17-20页 |
第三章 CDMA2000 1X 分组网网源设置方案 | 第20-28页 |
·分组网各网源设备的设置 | 第20-22页 |
·PDSN 的设置方案 | 第20页 |
·AAA 服务器的设置方案 | 第20-22页 |
·网络设备接口连接方案 | 第22-28页 |
·R-P 接口连接方案 | 第22-24页 |
·Pi 接口及外部IP 数据承载网方案 | 第24-28页 |
第四章 用户行为的话务模型 | 第28-36页 |
·话务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IP 地址的规划 | 第29-36页 |
·移动终端的IP 地址分配方案 | 第30页 |
·分组域设备的IP 地址分配方案 | 第30页 |
·IP 地址需求和划分原则 | 第30-31页 |
·本工程设计IP 地址的分配 | 第31-36页 |
第五章 网络能提供的数据业务 | 第36-38页 |
·互联网接入业务 | 第36页 |
·承载业务 | 第36页 |
·虚拟专用网接入业务 | 第36-38页 |
第六章 网络所应用的技术及协议 | 第38-41页 |
·协议设计的考虑 | 第38页 |
·协议选择 | 第38-41页 |
·IPv4 协议 | 第38-39页 |
·IPv6 协议 | 第39-40页 |
·协议选择 | 第40-41页 |
第七章 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节点设备配置 | 第41-48页 |
·网络的拓扑结构 | 第41-42页 |
·网络中各节点的设备配置 | 第42-44页 |
·PDSN 设备 | 第42-43页 |
·AAA 设备 | 第43页 |
·网络其它设备 | 第43-44页 |
·网络的链路设置 | 第44-46页 |
·网络的可扩展性 | 第46-48页 |
·容量的可扩展性 | 第46页 |
·移动IP 的实现 | 第46-48页 |
第八章 网络的安全 | 第48-51页 |
·网络安全的目标 | 第48页 |
·网络安全的机制和技术 | 第48-50页 |
·网络安全通常采用的机制 | 第48-49页 |
·网络安全通常采用的技术 | 第49-50页 |
·本工程的安全方案 | 第50-51页 |
·网络安全 | 第50页 |
·信息安全 | 第50页 |
·设备安全 | 第50-51页 |
第九章 网络性能评估 | 第51-59页 |
·网络性能评估的范围 | 第51页 |
·网络性能测试的内容 | 第51-56页 |
·网络设备的布局 | 第51-52页 |
·网络的配置 | 第52-53页 |
·测试原则 | 第53-54页 |
·主要测试内容及结果 | 第54-56页 |
·网络性能测试结果分析及评估 | 第56-59页 |
·网络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现网运行统计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第十章 结束语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