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教兴村运转机制及模式研究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及北京市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 | 第8-12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北京市科教兴村的内涵 | 第15-19页 |
| ·科教兴村概念、性质 | 第15-16页 |
| ·内涵 | 第16-19页 |
| 第三章 科教兴村运转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 ·村域生产力发展理论 | 第19-21页 |
| ·科教兴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辐射机制理论 | 第21-24页 |
| ·科教兴村的“源、库、流”运转学说 | 第24-25页 |
| ·生态平衡和限制因子学说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北京市科教兴村运转管理体系 | 第26-30页 |
| ·管理体系 | 第26-27页 |
| ·北京市2002年“科教兴村试点工程”实施方案 | 第27-29页 |
| ·科教兴村具体的工作路线 | 第29-30页 |
| 第五章 科教兴村的运行模式 | 第30-40页 |
| ·科教兴村工作推进回顾 | 第30页 |
| ·科教兴村模式 | 第30-32页 |
| ·科教兴村模式案例(3个) | 第32-40页 |
| 第六章 科教兴村与村级人才需求状况 | 第40-45页 |
| ·农村村级劳动力总体文化程度状况 | 第40页 |
| ·村级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规格 | 第40-44页 |
| ·人才的培养方式 | 第44页 |
| ·人才培养要求 | 第44-45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5-48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对策建议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附录 | 第52-55页 |
| 个人简介 | 第55-57页 |